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文性是当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术语之一。互文性又是文本的七大语篇特征(形式接应、语义接应、意向性、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和互文性)之一。互文理论主要是关于文本理解的理论,同时布鲁姆的互文理论又对文本创作有所阐述。文学翻译既要理解原文本又要在原文本的制约下进行文学创作。因此把互文理论应用于文学翻译研究是有益而可行的。 汉英语两大互文网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使得互文性成为英汉文学互译中的一大障碍。本文是探讨文学翻译中的互文性的尝试。 论文主旨是在探究文学翻译活动的实质、原文文本和目标文本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英汉文学互译中处理互文性问题的有效方法。 引言部分介绍了互文理论与翻译研究的大背景。 第一章回顾互文理论的由来和发展。简要介绍了克里斯蒂瓦在索绪尔和巴赫金的影响下对这一理论的提出,以及巴特、热奈特、里法泰尔、福柯、布鲁姆等对这一理论的发展。哈蒂姆和梅森对互文性与翻译问题的研究也在这一章进行了介绍。这一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探讨文学翻译与互文性的关系。提出文学作品创作和文学作品阅读理解都是互文活动,文学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互文活动。 第三章探讨原文文本和目标文本的关系。首先运用互文知识考察等效原则,从互文性的角度反驳了等效论的两个著名论点,指出等效论不适合于文学翻译。进而通过举例分析、比较原文文本和目标文本的前文本、元文本的不同,提出目标文本只不过是原文文本的一种特殊互文本。 语言符号都具有互文性,其中更具代表性、突出体现互文特征的语言符号,互文理论中称之为互文符号。第四章是处理互文符号的方法论探讨。本章采纳‘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翻译策略,探讨了处理互文符号的步骤,按其重要性依次为:保留符号地位、保留意向性、保留表面意义、保留语言形式。继而评介了有效处理互文符号的凡种方法:对应、调整、直译加增益、直译加注、概略化、释义等,并一一举例予以说明。 第二、三章揭示互文理沦用于文学翻译研究的认识论意义,第四章则揭示其方法论意义。 文章最后指出,互文理论引领我们走出了传统文学翻译研究的狭隘视域,拓宽了文学翻译研究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