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碘图碘值及其变化率、体积变化率评价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在我院2015年5月至2015年12月行新辅助化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8例,分别在新辅助化疗前、第3个化疗疗程结束后一周内行双源CT双能量扫描。分别以边缘勾勒和类圆形ROI区方法得到反映胃癌病灶整体、最大截面积情况以及病灶具有代表性的类圆形区域分别对应的碘覆盖值(IRA)、碘浓度(IC)两个碘值。反映病灶整体及最大截面积的碘值在动、门脉两期均进行测量,门脉期测量病灶类圆形ROI区的碘值、测量胃癌厚度、测量病灶周淋巴结及胃癌浆膜面脂肪组织的碘值。在动、门脉两期分别进行胃癌体积(TV)、最大截面积的测量,并分别比较其在两期有无差异。按照RECIST 1.1标准将所纳入患者分为化疗有效与无效两组,从而进行两组间化疗前的参数值及其化疗后参数值变化率的比较,应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变化率的疗效评价效果。结果:1)胃癌体积、最大截面积值在动、门脉两期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数据测量的重复性好。2)化疗前后的所有参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前所有参数值在化疗有效组与无效组之间均无差异(P>0.05)。4)有效组的%?TV、%△S均高于无效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3,P=0.021);有效组的%?IRAentire-V、%?ICentire-V、%?IRAmax-V、%?ICmax-V、%?IRAmin-V、%?ICmin-V、%?IRAL-V、%?ICL-V均高于无效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所有P<0.05);但%△Tmax、%?IRAaf-V、%?ICaf-V、%?IRAentire-A、%?ICentire-A、%?IRAmax-A、%?ICmax-A在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所有P>0.05)。5)%△ICentire-V值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900),%?TV略低(AUC=0.850),%△S与%△IRAentire-V次之(AUC=0.825)。门脉期胃癌碘值减小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对应参数在动脉期的面积。且门脉期时,胃癌病灶及病灶周淋巴结%△IC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IRA的曲线下面积。6)双源CT上腹部增强双能量扫描模式的总有效剂量为(7.57±2.12)m Sv,普通增强扫描方式的总有效剂量为(8.29±0.90)m Sv,两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132)。结论:1)胃癌病灶体积及最大截面积变化率、病灶碘浓度及碘覆盖值变化率均可评价胃癌化疗疗效,有效性依次为碘浓度变化率、体积变化率、碘覆盖值变化率和最大截面积变化率。2)病灶的碘浓度变化率评价化疗疗效优于周围淋巴结。3)双能量增强扫描模式总有效辐射剂量均值低于普通增强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