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外来的异质文化,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实际上是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碰撞的结果。基督教的本土化正是这个碰撞中所发生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的过程。基督教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和发展过程其实就是基督教本土化的过程,不同时期基督教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中的本土化的发展程度都不一样,而这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作者将云南寻甸的新哨彝族村作为调查点,通过对此地基督教本土化问题的研究,为基督教与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关系提供一个例证。本文在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基督教在云南、在彝族地区和在新哨村的传播发展的历史做了梳理。在前期,基督教在新哨彝族村有较好的发展,这其实就是基督教本土化成功的实践经验。这种较好的本土化主要表现在神学教义、传教方式、宗教生活和组织管理等方面,从中可以总结出基督教前期成功本土化的经验,这主要得益于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外国传教士的努力经营、教会对当地社会事业的促进和对当地民族信教骨干的培养。而在后期,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变,时代和社会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使得基督教在新哨的后期发展渐趋衰弱,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会自身的发展出现困境、教会对自身的定位出现偏差、教会和地方政府之间产生信任危机、信徒和非信徒之间出现隔阂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则是因为历史和社会进步使然、政治环境的挑战、经济条件的限制、文化教育发展的制约、教会自身的管理不善和非法宗教活动的削弱影响。作者认为,基督教本土化既是基督教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必须条件,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基督教的本土化继续深入发展,政府、教会和群众都要共同努力。政府坚持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加强对宗教活动的管理。教会要推进自身的改革,发挥积极作用,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相适应。少数民族群众要增强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做好信教群众和非信教群众的团结合作,为建设少数民族更好的未来而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