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糜子是我国主要的杂粮作物之一,杂草可导致糜子减产,除草剂的使用可提高糜子田除草效率,同时对糜子也会产生一定的药害作用。芸苔素内酯可有效缓解除草剂药害,为了探究芸苔素内酯作为苯唑·二甲钠安全剂的可行性,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结合室内分析,测定了苯唑·二甲钠胁迫下芸苔素内酯处理对糜子药害指数、杂草防效、糜子农艺性状及产量、光合荧光特性、生理代谢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探索芸苔素内酯缓解苯唑·二甲钠药害的生理作
【基金项目】
:
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CARS-06-13.5-A26); 陕西省小杂粮产业技术体系建设(NYKJ-2021-YL(XN)4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延安)小杂粮试验示范站建设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糜子是我国主要的杂粮作物之一,杂草可导致糜子减产,除草剂的使用可提高糜子田除草效率,同时对糜子也会产生一定的药害作用。芸苔素内酯可有效缓解除草剂药害,为了探究芸苔素内酯作为苯唑·二甲钠安全剂的可行性,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结合室内分析,测定了苯唑·二甲钠胁迫下芸苔素内酯处理对糜子药害指数、杂草防效、糜子农艺性状及产量、光合荧光特性、生理代谢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探索芸苔素内酯缓解苯唑·二甲钠药害的生理作用机制及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单施不同剂量苯唑·二甲钠对糜子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药害,且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药后喷施不同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均能有效缓解不同剂量苯唑·二甲钠对糜子产生的药害,显著降低糜子药害指数。与单施苯唑·二甲钠相比,药后喷施不同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在一定程度上均减弱了不同剂量苯唑·二甲钠的生物活性,削弱了苯唑·二甲钠对杂草的防除效果,杂草防效稍有降低。(2)与单施苯唑·二甲钠相比,药后喷施不同浓度芸苔素内酯对糜子穗长、主穗重均有显著提升。喷施中、高剂量的苯唑·二甲钠后分别喷施中、高浓度芸苔素内酯还可显著提升糜子旗叶叶面积和地上部干重。与单施苯唑·二甲钠相比,药后喷施不同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均显著促进了糜子产量的提高,其中,中剂量苯唑·二甲钠+中浓度芸苔素内酯和高剂量苯唑·二甲钠+高浓度芸苔素内酯的增产效果较好,分别较单施同剂量苯唑·二甲钠增产了19.7%和18.3%。(3)与单施苯唑·二甲钠相比,药后喷施不同浓度芸苔素内酯均显著提升糜子旗叶的POD、SOD、CAT、GST活性和GSH含量,并显著降低MDA含量。其中,中剂量苯唑·二甲钠+中浓度芸苔素内酯和高剂量苯唑·二甲钠+高浓度芸苔素内酯对糜子旗叶的POD、SOD、CAT、GST活性和GSH含量的提升及MDA含量的降低效果较好。(4)与单施苯唑·二甲钠相比,喷施中、高剂量的苯唑·二甲钠后分别喷施中、高浓度芸苔素内酯可促进糜子旗叶叶绿素含量、Gs、Pn、Tr、Fv/Fm、q L及ΦPSII的增加,降低胞间Ci和NPQ,有效缓解了苯唑·二甲钠对糜子旗叶非气孔因素的限制,减少糜子旗叶的热耗散,增强了糜子旗叶的光合作用。(5)与单施苯唑·二甲钠相比,喷施中、高剂量的苯唑·二甲钠后分别喷施中、高浓度芸苔素内酯显著提高了糜子旗叶的PEPC、NAD-MDH、PPDK酶活性,同时降低NAD-ME、Rubisco酶活性,有效缓解了苯唑·二甲钠对糜子旗叶碳同化的抑制作用,使碳同化酶活性恢复正常水平。(6)与单施同剂量苯唑·二甲钠相比,喷施芸苔素内酯可有效缓解苯唑·二甲钠对糜子根际土壤酶活性产生的抑制作用,对糜子根际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具有明显提升效果,减轻了除草剂苯唑·二甲钠对土壤生态环境的毒害作用。其中,中剂量苯唑·二甲钠+中浓度芸苔素内酯和高剂量苯唑·二甲钠+高浓度芸苔素内酯在缓解苯唑·二甲钠对土壤酶活性产生的抑制作用的效果较好。综合分析表明,0.6 kg·hm-2的苯唑·二甲钠+0.08 mg·L-1的芸苔素内酯、0.9 kg·hm-2的苯唑?二甲钠+0.10 mg·L-1的芸苔素内酯对苯唑·二甲钠对糜子药害的缓解效果较好,在不影响杂草防效的前提下,可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维持细胞氧化还原的平衡和促进谷胱甘肽轭合反应来缓解苯唑·二甲钠对糜子产生的药害,同时提高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和光合荧光特性,增强糜子地上光合物质生产能力,提高糜子产量。
其他文献
石灰类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的酸性农田土壤,对于不同的水稻品种,其钝化效果可能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结合大田试验的方法,探讨了石灰石粉对不同水稻品种从Zn污染土壤中吸收富集Zn的影响。盆栽试验选用浙优18、宜香2292、佳辐占、黄华占等4个水稻品种,大田试验选用甬优4949、谷优92、宜香2292、晶两优1212、株两优22、佳辐占等6个品种。主要结果如下:(1)石灰石粉有效降低
明确未来气候变化下我国农田土壤的碳“源/汇”效应是合理制定碳中和政策的基础。相比于旱地,我国水田土壤固碳潜力巨大,且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基于此,本研究以目前农田生态系统广泛使用的DNDC(De Nitrification and De Composition)模型为有效技术方法,选择我国典型亚热带地区-整个福建省水田作为研究区,以2016年15833个农业农村部耕地地力调查样点数据,1980~20
铜是高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在福建柑橘主产区,由于过量施用含铜菌剂以及偏施化肥,少施有机肥等造成柑橘园土壤逐年酸化,铜超标现象普遍。目前,有关过量铜在柑橘苗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柑橘苗超微结构的影响仍少有报道。本研究以雪柑(Citrus sinensis)和沙田柚(Citrus grandis)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设置连续18周含铜量分别为0.5μmol·L-1(对照)和300μmol·L
种质资源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前提,丰富的种质资源是培育作物优质、高产的物质基础。马铃薯种质资源在品质、抗逆性、农艺性状方面有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一直以来,人们对农家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研究较少,搜集和整理农家马铃薯种质资源并进行综合评价,也有利于马铃薯的品种改良。本试验搜集了40份农家马铃薯种质资源,从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块茎营养品质的测定、植株抗旱性3个方面进行分析,为农家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筛选
西北旱区水资源有限,以高耗水耗肥的麦-玉轮作种植方式为主,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低,对作物产量造成影响。这种以过分消耗资源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进行改良,采用花生玉米间-轮作的种植方式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水氮资源,还能够充分发挥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能力,实现“藏粮于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于2019-2020年在杨陵区曹新庄农场进行,以花生玉米间-轮作为试验对象,设置玉米单作(M)、花生单作(P)
非共生固氮作用是指大气中的分子态氮在微生物(固氮生物)体内由固氮酶催化还原为氨的过程,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固氮方式之一,尤其在草原生态系统氮素固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海拔较高、气候常年湿冷,近年来呈现不同程度的退化,退化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固氮酶活性和非共生固氮菌群落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利用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利用nifH基因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固氮
利用结合土壤数据库的生态模型准确预测农田土壤有机碳演变是实施固碳减排措施的基础。但目前使用不同制图尺度土壤数据库对农田生态系统广泛应用的有机碳模型模拟精度影响程度及其内在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影响了我国合理制定土壤“碳中和”管理政策。福建省作为我国典型亚热带区域,其水田面积约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明确该地区土壤碳“源/汇”规律对于保障亚热带地区的粮食安全和固碳减排国家战略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基
土壤是全球陆地上最主要和最大的碳库,约为1550Pg。土地利用变化是人为引起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GHG)排放的第二大来源。原始森林遭砍伐或烧毁转变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后,将导致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的损失,进而引起CO2排放的增加。然而,森林生态系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后对SOC影响的量化研究还较少,主要是因为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研究仅报告
穗腐病和茎腐病是玉米生产中威胁最大的两种病害。目前已定位了许多玉米茎腐病和穗腐病抗性QTL,但多数位点效应值低且受环境影响较大,难以应用于抗病育种。挖掘效应稳定且兼抗多种病害的位点,创制抗病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176份由抗病自交系91227和感病自交系昌7-2组配的F6:7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在多环境下鉴定玉米禾谷镰孢穗腐病(Gibb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是未来玉米生产发展的方向,选育早熟耐密宜机收脱水快的玉米品种是提升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举措。为了阐明不同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脱水特性与遗传效应,本研究以陕A群选育的KA105为母本,陕B群选育的18份自交系为父本,组配了18个杂交种,设置67500株·ha-1和82500株·ha-1两个种植密度。通过杂交种及其亲本的2种密度条件下的产量、脱水特征分析,筛选高产宜机收型杂交种及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