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六十年:新中国宪政思想的历史发展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1978_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宪政思想是以对国家权力的限制为本质,以保障人民的权利为目的,以实现公民最终自由为导向的,贯穿于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社会生活的最高理性认识。宪政思想贯穿于从立宪到行宪整个宪政过程,对宪政的影响极其重要和深远。一般认为,现代的宪政思想最主要包含权力制约的思想、人权的思想、法治的思想。本文分三部分来论述新中国宪政思想的历史发展。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宪政思想进行理论分析。梳理宪政思想的历史进程,概括出宪政思想的概念和内容,并分析宪政思想和宪政的关系,全面和系统认识宪政思想。第二部分是在充分考察了新中国六十年来宪政思想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宪政思想的内容和影响,充分挖掘在实行宪政每个时期背后的思想根源,寻找其存在的规律,对宪政思想发展历史进行客观把握,并参考其社会实践等因素,厘清新中国宪政思想的历史的脉络。同时,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宪政思想特点以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分析产生不同思想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在理论分析和历史考察后,对我国宪政思想的发展历程做出一个合理的总结,并对未来社会主义宪政思想的发展作出美好的展望。本文主要是结合宪政思想发展的各个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宪政思想进行分析和比较,寻求促进和抑制其进步的原因。探明宪政思想发展的内在本质,并对未来宪政思想的渐进趋势提出合理的构想。
其他文献
1998年《中国经济时报》第一次提出“创业板”的概念,到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市场首批28家企业集体上市,筹划、酝酿、论辩、准备十余年的创业板市场,才正式登上我国资本市场的历
法人是一类与自然人并列的、具有独立人格的民事主体。从各国的法律发展来看,法人的人格权制度以及它的损害赔偿制度,尤其是精神损害赔偿,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发展都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正式提法源自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其含义就是指“把马
我国石油行业的垄断形成由来已久,国家通过行政垄断的手段对石油资源这一能源资源进行严格的掌控,以保障国家的安全。然而随着我国石油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