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群孔优化布置研究

来源 :安徽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qh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能源形势紧张,传统煤炭能源仍然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但在煤炭开采生产活动中,多种类多形式的灾害对煤炭生产、工作人员生命健康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在各类煤炭开采灾害中,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危害极大,对财产及人员安全来说都是极大的隐患。我国煤层透气性大多偏低,难以自行卸压,因此煤与瓦斯突出灾害更易发生。目前主流的应对方式为瓦斯超前抽采,通过施工瓦斯钻孔预先抽取瓦斯,以达到瓦斯卸压的效果。然而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常遇到瓦斯预抽采效果差,抽采时间长的问题,为了提高抽采效果,本文基于COMSOL模拟软件对群孔模式下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钻孔布置方式进行优化和探究。本文针对煤炭生产活动中瓦斯抽采技术对以下方面进行探究:(1)建立瓦斯渗流流固耦合数学模型本文数学模型由达西定律出发,结合质量守恒方程、朗格缪尔方程以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导构建了瓦斯渗流控制方程。并根据其受力方程、几何方程以及本构方程推导得到岩体变形控制方程;结合以上内容建立数学模型,最终得到煤体内部瓦斯运移流固耦合模型并能取得定解。(2)群孔瓦斯钻孔数值模拟研究建立群孔钻孔的简化模型,探究群孔模型中瓦斯钻孔各项参数及煤层自身条件对有效抽采半径的影响。结论揭示群孔模式下钻孔孔径与有效抽采半径呈正相关,其限制条件为施工难度及成孔率,在钻孔孔距2m,抽采负压为14KPa,透气性系数为0.2m~2/(Mpa~2·d)时,瓦斯钻孔孔径建议范围为80mm~100mm;钻孔孔距与有效抽采半径呈负相关,其限制条件为钻孔施工量及经济投入,在钻孔孔径94mm,抽采负压为14KPa,透气性系数为0.2m~2/(Mpa~2·d)时,最佳瓦斯钻孔孔距为6m;抽采负压与有效抽采半径呈正相关,无限制条件,但提升抽采负压带来的抽采效率收益极为有限,因此应当在合理范围内设置较大负压,在钻孔孔径为94mm,孔距为2m,透气性系数为0.2m~2/(Mpa~2·d)的条件下,最佳抽采负压为14KPa;煤层透气性系数与有效抽采半径呈正相关,煤层透气性系数对瓦斯抽采影响极大,因此在低透煤层中应当采用增透技术,以保证瓦斯抽采效果。(3)群孔模式下层内增透技术对瓦斯运移规律的影响分析层内增透技术并以水力压裂增透技术为例建立了一个孔隙率非线性发展的煤层模型,与直接抽采模型形成对照。煤层经层内增压后瓦斯运移规律较原始煤层瓦斯运移规律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在一定的抽采时间下,距离钻孔越近瓦斯压力越低;在相同位置,瓦斯压力总是随抽采时间增加而降低。不同点是:在相同的抽采时间及相同的位置处,水力压裂模型瓦斯压力总是低于直接抽采模型瓦斯压力;水力压裂模型中瓦斯压力呈现整体下降趋势,越接近钻孔处下降速率越大,而直接抽采模型由于孔隙率较低,瓦斯流动教缓,不足以立刻填补低压区域,因此仅接近钻孔的区域卸压效果明显,而周边较远处瓦斯压力变化不明显。(4)群孔钻孔耦合分析由单孔模型拓展至四孔、九孔模型以体现群孔钻孔的抽采情况,并分析不同抽采时间下瓦斯速度场分布和压力分布情况,研究发现瓦斯钻孔之间作用效果明显,多钻孔能提供更大的压力梯度,产生连锁反应,使得煤层较远处瓦斯流动加快,对抽采效果影响显著,因此在进行群孔钻孔布置设计时不应将群孔钻孔视作单个钻孔的简单叠加,应当考虑钻孔间的相互作用。(5)群孔钻孔优化布置及其在某矿工作面的实际应用群孔钻孔布置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钻孔孔径,另一个是排列方式。其中排列方式可分为矩形阵列排列和菱形阵列排列,两种排列方式抽采效果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钻孔卸压范围叠加变化和重力场作用效果变化,其中由于实际煤层厚度有限,重力场影响较小,主要原因应当是由于钻孔间卸压作用范围的叠加方式改变导致抽采效果改变,在相同的施工量及经济投入条件下,菱形阵列排布的瓦斯抽采效果略优于矩形阵列排布。结合某矿工作面实际情况,在保证其他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分别在7#,8#,9#钻场以2m、3m、4m的孔距进行试验,记录瓦斯压力变化,其结果与数值模拟曲线相似,因此该模拟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指导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孔距为2m时瓦斯抽采效果最佳,考虑到经济效益,钻孔孔距由3m变为2m时,所需钻孔数量几乎倍增,而抽采效果增加有限,因此钻孔孔距设置为3m可以同时兼顾经济效益,施工量和瓦斯抽采效果。图[70]表[4]参[73]
其他文献
为了顺应全球经济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制造业纷纷开展服务化转型。企业计划进行服务转型时,企业服务部门的建立和统筹是企业要面临的首要难题。组织行为理论认为战略都是通过人来进行实施的。在战略管理领域,战略与资源不匹配是企业失败的主要诱因。当前,各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转型情况良莠不齐,人力资源作为重要异质性资源,有助于制造企业提升竞争优势、帮助加快服务化转型。而组织文化作为企业的内部
学位
报纸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教育成为当下国家和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方面之一。语文作为学习中的主要科目,在所有的学科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位置,而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就是阅读教学。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熟练地掌握阅读方法,使学生可以自主进行阅读。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具体阐述了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以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
期刊
信息化时代,发展电商经济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种重要新生手段。基于2007—2017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电商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以及不同收入来源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范围上看,电商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对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后者影响程度更大;分地区来看,电商经济发展对东部地区农村居民
期刊
<正>新课程教育理念认为,教师的根本任务不在于讲授知识多少,而是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唤起同学们的求知欲,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去。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学生的学习动力,优化课堂教学便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激发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挖掘教学内容,有效增强课堂教学色彩。
期刊
为评估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本文基于GPS单系统和BDS/GPS双系统观测数据,采用非差非组合方法对比分析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方向上BDS/GPS双系统的定位精度较GPS单系统精度提升最高达80%,定位收敛时间最大提升75%。本文结果证明BDS/GPS双系统具有优于单系统的空间结构,改善了定位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提高定位精度。
期刊
<正> 《行气玉佩铭》是郭沫若先生对出土文物:光滑油润、小巧玲珑,空心有顶的十二棱面玉柱体和镌刻在上面的三十六个篆文的考证,认为它是战国初期约公元前380年的行气铭文并作随身佩带之用。本文从玉柱体的造型设计及材料选扦和行气铭文的内容记述及写作特点等对《行气玉佩铭》的气功思想进行初步探索。
期刊
本文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对大数据基础设施与技术应用能力的双重驱动机制进行分析,验证“梅特卡夫定律”是否能解释大数据发展规律。研究发现,第一,大数据能通过推进市场一体化优化资本与劳动力配置,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大数据技术应用的积极作用强于数据基础设施。第二,现阶段,数据基础设施与技术应用存在异质性高质量发展效应,前者的积极效应发挥需跨越一定门槛,且存在“适度区间”;后者则呈正向“边际递增”特征,且
期刊
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脆弱性,为了确保核心基础设施定位、导航和定时(PNT)的安全,必须构建多物理原理混合的安全PNT体系.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身能力增强途径,包括北斗星间链路的能力增强,北斗静止轨道(GEO)、倾斜同步轨道(IGSO)卫星的能力增强和低轨卫星配合的北斗系统PNT服务能力增强;其次,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核心,描述了无缝覆盖深空、深海的综合PNT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期刊
本文利用城市层面的数据建立简约式的差分模型,识别出口下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为了解决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利用Bartik方法构造工具变量。研究发现,出口下降是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速下行的一个原因,与其他地区相比,出口下降较多的地区其经济增长率降幅更大。为了捕捉地区间商品贸易和劳动力流动对外部冲击经济效应的影响,本文还建立了一个多区域量化空间均衡模型。结果表明,出口下降对东部地区特别是与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