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FP、CEA、NSE、CYFRA21-1、CA19-9、CA125、CA15-3、FPSA升高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从而为临床一级预防肿瘤的发生提供良好的科学依据。 方法: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899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其血清AFP、CEA、NSE、CYFRA21-1、CA19-9、CA125、CA15-3、FPSA水平,并分析其水平变化的相关因素。 结果:1.根据年龄频数将患者分为三组:低龄组(≤50岁),中龄组(50-70岁)和高龄组(≥70岁)。比较三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结果显示:血清CA19-9、CEA、FPSA、CYFRA21-1水平高龄组>中龄组>低龄组。AFP水平为高龄组<中龄组<低龄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FPSA、CYFRA21-1水平高于正常上限的患者中高龄组比例>中龄组比例>低龄组比例,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2.根据HbAlc水平频数将患者分为三组:低值组(≤7.5%),中值组(7.5-10%)和高值组(≥10%)。结果显示:CA19-9、CEA、CYFRA21-1水平为HbAlc高值组>中值组>低值组,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3.AFP、CEA、CA19-9、CA125水平在男女组别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男性组AFP、CEA水平高于女性组,女性CA19-9、CA125水平高于男性。4.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TG、HbAlc为糖尿病患者CA19-9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bAlc为CEA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GGT和APTT为AFP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1、2型糖尿病患者随年龄增长,血清CA19-9、CEA、FPSA、CYFRA21-1水平逐渐升高,AFP水平逐渐下降。2、血清CA19-9、CEA、CYFRA21-1水平随HbAlc水平升高呈升高趋势。3、不同性别患者中,血清AFP、CEA、CA19-9、CA125水平存在差异,对男性患者应加强AFP、CEA水平的监测,女性患者强调随访CA19-9、CA125水平的变化。4、TG、HbAlc为CA19-9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HbAlc为CEA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GGT和APTT为AFP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5、应在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及长期血糖紊乱、血脂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加强肿瘤标志物的监测随访,为临床一级预防肿瘤提供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