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福利国家不堪重负,新右派和福利多元主义思潮相继兴起,非营利组织在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提供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术界也形成了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多种理论流派。 在中国,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国家单位一体的社会保障模式开始向社会保障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如何动员组织民间力量,发挥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保障领域的积极作用,真正从实践层面上实现社会保障多元化的责任共担和制度供给机制,需要对在改革浪潮中兴起的非营利组织作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但是非营利组织的一系列理论毕竟主要在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下产生,在引入中国时面临着理论本土化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香港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福利的比较,来分析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制度背景下,如何使得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福利提供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论文共分5章。第1章导言,主要介绍了本文写作的缘由,研究意义及方法。第2章对国内外有关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福利的相关理论加以回顾和述评,包括“政府失灵理论”、“合约失灵理论”、“福利多元理论”、“第三方管理理论”、“志愿失灵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类型”等。本文认为,由于政治思想传统和政治制度的差异,除了香港之外,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显然不能用政府失灵和第三方管理理论等理论来解释,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主要动力应该来自于在资金筹措和服务提供方面的优势。 第3章介绍了三地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福利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香港的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福利提供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几乎所有的社会服务都是通过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在70年代以前,非营利组织是香港社会福利事业的主体。70年代政府介入社会福利事业以后,主要通过资金资助和业务指导与非营利组织合作,香港既有专门的募捐型非营利组织,也有专门的服务提供组织,其最大的特点是募捐和服务提供分离。中国台湾的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福利提供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国民党政府时期,就有不少宗教慈善团体从事社会福利事业。70年代以后,由于政治经济各方面原因,政府开始在社会福利事业方面加大投入,经历了从与非营利组织竞争到合作的两个阶段。目前,中国台湾是比较典型的多元福利模式,既有比较发达的民间慈善事业,也有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合作的“公设民营”模式,也有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相对而言,中国大陆的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福利提供中发挥的作用最小,表现在非营利组织介入社会福利的领域、支出结构,以及从事社会福利事业的非营利组织在非营利组织总体中非常低的比例各方面。这主要由于中国大陆在计划经济时代基本取消了非营利组织存在的社会基础,加上国家单位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模式,使得非营利组织几乎没有参与社会福利的空间。改革开放后,在行政系统的推动下,开始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但由于传统的中断和社会法律环境的限制,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福利提供中的作用仍然非常有限。 第4章着重介绍了几个代表三地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福利供给的典型个案,如中国大陆的人口福利基金会、广州文昌地区慈善会,中国台湾的基督教儿童基金会、慈济会、高雄县公设民营,香港圣公会等。通过这些典型个案,可以具体看到三地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福利的方式和自身的特点。 第5章是本文的重点。对三地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福利的情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包括社会福利模式、非营利组织发展情况、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福利提供中的作用,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与社会大众的关系,非营利组织的特点等。总的来说,香港非营利组织在政府介入社会福利之前有比较充分的发展,因此在福利服务方面非常具有专业性。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形成了全面合作的关系。台湾的非营利组织则是独立开展工作和与政府合作并存。中国大陆的非营利组织主要是“自上而下”成立的,因此在资金募集、福利提供方面都比较多的依赖政府,其“行政化”色彩比较浓厚。 最后本文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角度提出,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福利的主要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动员民间力量,弥补政府财政能力的不足;二是发挥非营利组织在福利提供中的效率和便捷性。由于政治制度和环境的差异,相对而言,中国台湾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福利的历程对中国大陆更有借鉴意义。当前对于中国大陆的非营利组织而言,由于政府资助较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资金募集的机制,但从长远看,在福利服务方面的专业性和便捷性是非营利组织发展参与社会福利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