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5年的“两会”报告里,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到了“互联网+”行动计划,目的是加快当今社会的制造业和大数据技术、云储存和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的结合,加速工业方面的网络和互联网、金融方面的网络和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良好进步,促使互联网相关公司和企业增大国际市场的覆盖面。“互联网+”是基于信息资源和技术高速进步的前提下,对传统行业与飞速发展的信息行业的“生态融合”的进一步诠释,它受到了不同行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其中也包括司法行业,在当今的“高知”时代,除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网络,信息、精确计算、以及数据都在极大地改变社会的格局和人们的生活。对于近年来改革步伐明显加快的政务新媒体来说,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的运用俨然成为促进政务新媒体建设的有力杠杆之一。“互联网+”概念在互联网极速发展的背景下,已不只是经济行业的一种说法,它已经扩展到了社会其他行业中,比如政务。但要完全地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使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增强,还需要法院进行信息化转变。因此,本文以法院信息化建设为个案,从“互联网+”及政务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入手,以人民法院与“互联网+”的多种对接模式为文本,通过综合梳理人民法院在互联网中的“便捷表现”以及发展现状,指出目前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的转型模式及传播效果。同时,借助于对人民法院的剖析,研究政务新媒体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切实可行又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改进措施。“互联网+”思维对政务新媒体的新闻宣传工作而言,有利于协调好“互联网+”与司法活动之间的关系,通过网络架起和人民群众进行良好沟通的桥梁,充分借助于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传播手段直接服务群众,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知情需求。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互联网+”以及政务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的概述。通过了解到它们的相关概念,并针对时下受欢迎的“互联网+”的潮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指出互联网的出现,带给整个社会的影响及其功效。第二部分是以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为个案,分析人民法院在“互联网+”思维的驱动下,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转型。包括“互联网+”与司法公开、“互联网+”与司法为民、“互联网+”与司法审判管理案例的研究。在深刻把握“互联网+”时代特征下,坚持驱动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推进法治社会的政务新媒体建设。第三部分是提出了政务新媒体站在“互联网+”风口处所面临的的挑战。通过上述“互联网+”对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的表现及传播效果的分析,引申出政务新媒体在“互联网+”的风口浪尖处的阻碍和困难。第四部分是从全方位、多视角出发,对其存在的困难进行仔细的探讨之后,提出政务新媒体建设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改进措施,从而推动政务新媒体借助“互联网+”思维更好地扩大影响力。最后是对本文的总结,旨在政务新媒体建设在“互联网+”时代下的转型升级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