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造物观下的竹具创新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xl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造物历史源远流长,不仅在制作工艺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且美学品位让人感觉别有一番境界,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传统造物美学观念建立在中国哲学基础上,以儒道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强调了器物制作和设计贵在尚用。由于受到中国审美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造物中处理材料和解决设计问题时往往强调要“巧”和“妙”。“巧”即“巧法造化”,“妙”即“材美工巧”,具体在造物进程中表现出来的就是崇尚自然,顺应自然规律,遵循自然物性,因势利导、因材施艺,将天然材料的特性与匠人独具匠心、出神入化的技艺行云流水般的结合起来,达到“天工”与“人工”浑然一体的境界。中国传统造物美学的风格特点是含蓄优雅,优秀的造物设计强调意蕴,重在神韵,视觉上耐人寻味,余韵悠长。竹具的历史在我国已经存在数百年,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带,竹制家具及用品充满了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渐渐地竹子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后来慢慢演变成为竹文化。我国竹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代表之一,当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其本身不可小觑的文化内涵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中国竹文化也是本研究探讨的话题之一,竹文化与竹家具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阐述两者间的关系可以清楚了解到竹文化始终影响着竹家具的形式、设计等方面,而竹家具反过来也成了竹文化举足轻重的一方面。也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对于竹家具的创新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竹家具的创新始终离不开竹文化。随着技术革命更新迭代,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中国传统竹文化在左右夹击之下显现疲软态势,受到较为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家具设计制作方面。现代竹家具在这点上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却依然然不被大众所了解。如何改善大众传统认知中对竹家具的刻板印象,竹家具应该如何融合吸收传统造物观并适应当今社会的前进趋势,是本篇论文中所要研究的主导思想。
其他文献
新时代,机遇与风险并存,与挑战同在。人们唯有增强忧患意识,做到未雨绸缪,方能实现转危为机、化危为安。习近平指出:“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
中药药理实验数据库是以中药标准化与中医药科技期刊文献科学实验数据为依据,采用关系、结构型数据库技术,建立关联结构化数据库模型,搭建可供中药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的
课堂结尾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虽然占整堂课的时间比例小,但是如果运用恰当,能起到"曲终收拨当心画,余音绕梁久不绝"的艺术效果。本文具体介绍了名师课堂中的
摘 要: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不是为了学而学,最终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用英文和人交流,能说出口。无法言说的语言等于没学。但在我国,尤其是农村中学,普遍存在着学生只会做题而不会说英语的“哑巴英语”现象。这对学生的未来是十分不利的。本文综合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后进生;初中生;哑巴英语   英语,是一门美妙的语言,也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语言。它给人的感受是因人而异的。一般来说,女孩子天生有着
纤维艺术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与传承之后,到今天,它已经成为艺术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目前,众多高校都开设了纤维艺术设计专业,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