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磁共振评价HIFU对子宫肌瘤疗效,进而探讨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影响因素。方法共35例66个肌瘤完成术前1周、术后1周常规扫描(T1WI、T2WI)及增强扫描,其中有9例共15个肌瘤患者行术前1周、术后1周、3个月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记录消融前肌瘤的位置、类型、径线、肌瘤体积及MRI T2WI信号强度,另有16例共16个肌瘤完成术前MR动态增强扫描,术后1周增强扫描,消融后肌瘤均出现无灌注区,并通过术前动态增强扫描绘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测量计算动态增强参数,参数包括最大强化斜率(maximum of slope, slopemax),早期强化率(Sipost-SI pre)/SlpreX100%),曲线达到最高峰所需要的时间值TTP200(time of peak),观察治疗前肌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与HIFU疗效的关系。结果1、共35例患者共66个肌瘤完成HIFU治疗前1周、术后1周常规(T1WI、T2WI)扫描和增强扫描。①位于前壁、后壁、侧壁、底壁肌瘤分别占60.6%(40/66)、28.8%(19/66)、7.6%(5/66)、3%(2/66),术后肌瘤率与肌瘤位置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位于前壁的肌瘤疗效好;②消融前T2WI高、等、低、混杂信号分别占3%(2/66)、15.2%(10/66)、56%(37/66)、25.8%(17/66),子宫肌瘤在不同的T2WI信号强度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信号强度肌瘤的体积消融率最好;③消融前肌瘤均径<3cm、3-5cm、5-7cm、>7cm分别占33.3%、30%、25.8%、10、6%,与消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941,P<0.05),其中径线为3-5cm之间的肌瘤消融率好;④肌瘤的类型及T1WI信号变化与消融率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2、有9例共15个肌瘤,完成HIFU治疗前1周、术后1周、术后3个月常规(T1WI、T2WI)扫描和增强扫描。所有肌瘤均出现消融坏死区并持续存在,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不同时间子宫肌瘤体积均缩小,术前1周、术后1周、术后3个月肌瘤体积分别为109±114.31cm(F=5.930,P<0.05),69±95cm(F=14.533,P<0.05),32.04±50.57cm(F=27.882,P<0.05),两次缩小率分别为36.7%±158%、67.3%±10%(F=76.329,P=0.013),呈现出随时间延长逐渐缩小的变化规律。3、有16例共16个肌瘤完成HIFU治疗前MR动态增强扫描,治疗后增强扫描,均出现无灌注区。①曲线最大强化斜率(maximum of slope, slopemax)值<15、15-20、>20分别占37.5%、31.2%、3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肌瘤早期强化率>300%、<300%分别为43.8%、56.3%,两组强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供肌瘤可以行HIFU治疗,且疗效好,其中不同最大强化率值与肌瘤消融效果无统计学意义。肌瘤的位置、T2WI信号及平均径线对超声消融结果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位于前壁的肌瘤消融率较好,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一致;在T2WI上为低信号表现的肌瘤消融率较好,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一致;平均径线在3-5cm之间的肌瘤消融率较好,与其他研究结果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