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理想人格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反映了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对于实现自身发展,成就完满人格的渴望和追求。中国式理想人格范型的设置,可以追溯到先秦儒家建构的“圣王人格”。所谓“圣王人格”,即一般传统思想史和文化史研究中统称的“内圣外王”人格,其含义因研究视角和层次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解读。由于本文的研究,重在挖掘理想人格的抽象意义及其现代德育价值,因而对先秦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内涵的理解,也侧重于对其一般意义的价值分析。从抽象意义而言,先秦儒家建构的“内圣外王”理想人格指的是一种既强调个体内在道德精神境界的修为和升华,也注重个体外在社会领域的功业建树和政治作为的人格范型。它规定了个体的道德修为是一种先行后续的关系,先有内心的道德素养,而后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道德良知的认同转化为外在的道德践行。此种理想人格范型的设定,从道德哲学角度体现了传统社会“天人合一”的内在超越意识和道德对个体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由于理想人格所特具的文化特殊性,不同的文化土壤孕育的理想人格在人格理念的诠释、人格力量的彰显和人格精神的时代演变中存在差异,并通过民族文化惯性和深层文化心理结构,进一步影响道德教育实施的路径、手段和质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一方面,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要义的“中国梦”成为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道德领域也面临着一系列道德困境亟待解决。道德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社会转型过程中现代工具理性与传统价值理性之间的冲突无法得到妥善解决,从而引发道德价值的碎片化和道德实践的形式化。因此,重拾传统社会对于道德命题的最高概括——“内圣外王”理想人格中的价值资源,以之为桥梁建构起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的承接路径,能够为现代社会道德困境的解决提供可资借鉴的道德价值。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号召。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接受采访时提出,领导者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治大国如烹小鲜”语出老子的《道德经》,语意中暗合了“内圣外王”的思维和理路,是儒道互补的一种思想体现。可见作为传统社会思想精髓和文化核心的“内圣外王”理想人格,蕴含了深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情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现时代道德理念设置和道德践行评价的重要依据。本文的研究,以先秦儒家建构的“内圣外王”理想人格范型为核心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要义的分析和时代演变中价值的评述,梳理出“内圣外王”理想人格中的合理性德育元素之于今天道德教育的正面价值和积极作用,并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号召,探索先秦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与现代德育相承接的具体路径。本文的第一章,旨在进行理论层面的逻辑建构。在对“内圣外王”理想人格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厘清一般意义上的“人格”、“理想人格”与本文所要研究的“理想人格”三者之间层层递进的包容关系,进而深入到概念的后设层面,即“内圣外王”理想人格范式建构的逻辑分析,指出中西方理想人格建构在文化背景和思维理念上存在的差异,在比对中突出中国式理想人格建构的要义,再进一步引申出理想人格的树立对于道德教育所产生的裨益,明确道德教育领域探讨理想人格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本文的第二章,在理论建构的基础上,开始进入论证的中心——先秦儒家建构的“内圣外王”理想人格范型的研究。这部分主要是以儒家典籍为参考,通过对先秦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概念梳理、特点概括以及理论支撑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其在传统社会之所以成为思想和社会道德统摄力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原因,以及其在时代的流变中仍然保有普世价值魅力的原因所在。本文的第三章,展开对先秦儒家建构的“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时代评述。这部分作为全文论述的重点,分别从“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在理念操作、制度配套和文化心理习惯三方面的时代局限性、在道德哲学角度所展示的时代穿透力,以及在国家、社会和个体层面所体现的时代合理性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阐明先秦儒家建构的“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由于肯定了社会责任意识,保持了道德人格中个性和群性的平衡,以及维护了个体的道德自主性,是当前寻求文化强国的、解决现代道德困境和实现个体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文的第四章,作为对时代评述的总结和愿景,试图结合先秦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时代穿透力,响应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要求,从当前的德育理论设置、学校德育实践和社会德育传播三个方面,探索其作为传统德育资源与现代德育相承接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