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发病原因复杂的疾病,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抗抑郁症药物主要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但是其副作用较多。研究发现天然药物中安全有效的中草药有望于开发成新的抗抑郁药物,苔黑酚葡萄糖苷(Orcinolglucoside, OG)是从中草药仙茅中分离出的一个化合物,体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其在神经方面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方法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探讨其在抗抑郁症的可能作用分子机制。目的:本研究运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方法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研究CUMS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应激后的大鼠给予苔黑酚葡萄糖苷(Orcinolglucoside, OG),探讨苔黑酚葡萄糖苷对大鼠抑郁症的作用及其可能作用分子机制。方法:1.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CUMS)大鼠抑郁症模型:14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组)、模型组(CUMS组);模型组大鼠连续21天给予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每周称量体重一次,旷场实验(OFT)、糖水偏爱实验各一次;悬尾实验(TST)和强迫游泳实验(FST)在21天应激结束后进行。计算肾上腺指数,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血清中皮质酮(CORT)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下丘脑中CRH mRNA表达。2.OG对CUMS大鼠的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54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0.9%生理盐水)、阳性药氟西汀组(2mg/kg)、模型组(CUMS组,0.9%生理盐水)、OG低剂量组(1.5mg/kg)、OG中剂量组(3mg/kg)、OG高剂量组(6mg/kg),每组9只,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抑郁症模型。应激2周后各组按上述剂量灌胃给药,每日一次,持续7天,灌胃体积按照2ml/200g计算。在第22-25天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包括旷场实验(OFT)、糖水偏爱实验、悬尾实验(TST)和强迫游泳实验(FST)。行为学实验结束后次日取材。应激前后每周测量一次大鼠体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皮质酮(CORT)的含量,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下丘脑中CRH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中BDNF、p-ERK1/2和ERK1/2的蛋白表达。结果:1.连续21天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后,大鼠体重增加量显著减少。与正常组比较,CUMS组大鼠的糖水偏爱指数显著减少;旷场实验中自主活动减少;在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延长,游泳时间和挣扎时间显著减少;在悬尾实验中CUMS组大鼠的不动时间增加。大鼠肾上腺指数无变化,ELISA检测结果显示,CUMS组大鼠血清的CORT含量明显增加,CRH的mRNA的表达也增加。2.与CUMS模型组大鼠比较, OG(1.5mg/kg)及氟西汀(2mg/kg)灌胃给药可显著增加大鼠在旷场实验中的直立次数、自主活动和理毛次数。糖水偏爱实验中OG(1.5、3、6mg/kg)及氟西汀(2mg/kg)给药组大鼠的糖水偏爱指数均显著性增加。OG(1.5、3、6mg/kg)及氟西汀(2mg/kg)ig给药可显著缩短CUMS大鼠在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并增加其游泳时间。与CUMS模型组大鼠比较,OG(1.5、3、6mg/kg)及氟西汀(2mg/kg)ig给药组大鼠血清皮质酮(CORT)含量显著减少,下丘脑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mRNA的表达下调,海马中BDNF、p-ERK1/2表达量显著性增加。结论:连续21天的慢性温和应激可成功复制大鼠抑郁症模型。OG可缓解CUMS大鼠的抑郁相关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PA轴活性及上调海马中BDNF和p-ERK1/2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