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但由于存在货币政策的时滞以及关于通货膨胀、产出等数据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获得,中央银行要想迅速衡量货币政策作用的效果,就必须选择一些短期量化便于操纵的而又与最终目标相关度较高的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控确保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这些指标就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对于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预期目标,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而理论界对于现阶段货币供应量是否适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分歧较大,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因此研究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就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经典的普尔分析方法并利用最新的数据对于现阶段中国到底应该选用什么金融变量作为货币中介目标做出分析,发现现阶段货币供应量仍是适宜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是同时发现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效率在不断降低。因此,在现阶段应通过各项改革措施让货币供应量更好的发挥作用,长期内促进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货币供应量向其它金融变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