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黄酮类化合物的规律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e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天然产物中分布很广而且非常重要的多酚类化合物,研究表明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等。大孔吸附树脂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是最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技术,由于其吸附性能好、选择性高、价格低廉以及再生处理方便等优点,使其相对于其它分离纯化手段具有较大的优势。从目前报导的文献来看,大孔吸附树脂大多是对具体的某一种天然植物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纯化,得出的数据也只适合该种天然植物,而且对树脂的选择也具有盲目性,另外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手段也不够准确和方便。因此,为更好的分离纯化天然植物中的黄酮类成分,本文对其在大孔树脂上的吸附分离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为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提供参考依据。根据黄酮类化合物不同结构种类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在植物水提液中的存在状态以及与糖基结合的数目,选择了5种黄酮单体(芦丁、柚皮苷、杨梅苷、葛根素、新橙皮苷二氢查耳酮)作为黄酮类化合物的模型物,并根据树脂的不同物性选出了26种有代表性的大孔树脂,考察了这5种黄酮模型物在这26种树脂上的静态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并对其进行模型拟合,发现双糖苷模型物的吸附量要远大于单糖苷模型物,而吸附速率却远小于单糖苷模型物;树脂的极性越低、比表面积越大、孔径越小,则树脂的吸附量就越大。采用的三种动力学模型中,Pseudo二级速率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吸附量的计算值与实验值非常接近。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对等温线数据的拟合效果都较好,而且发现碳苷黄酮可能有偏向于单分子层吸附的倾向。测定了三种树脂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并经热力学研究发现此吸附过程是放热的过程,而且是自发进行的过程,吸附位点在树脂上的分布也可能是不均匀的。大孔树脂较容易吸附黄酮模型物,黄酮模型物也较容易从树脂上解吸附。采用70%乙醇作解吸液,黄酮模型物在大部分树脂上的解吸率都在90%以上。考察了5种黄酮模型物混合状态时在HPD300型树脂上的动态吸附情况,发现模型物的结构越大、所含极性基团越多,在树脂柱中则越不容易穿透;新橙皮苷二氢查耳酮和柚皮苷在5种模型物中是最强的吸附组分,其动态吸附量也是最大的,这一结论与静态吸附时的规律相吻合。
其他文献
本文在考察韩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程的基础上,揭示了韩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制为保障.以社会办学力量为主要动力,从大波动渐趋平稳的高速前进等
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西方音乐史上的“新约圣经”。他的创作成熟期开始于1803年,以《第三交响曲“英雄”》的发表为标志,在这之前的1800年至1802年间是他创作风格
目的 总结小鼠心脏采血的经验。方法 小鼠以氯胺酮麻醉后 ,采用 1mL注射器心脏穿刺取血。结果 小鼠心脏采血量达到 0 8~ 1 1mL。结论 心脏采血是最佳的小鼠采血方法。
在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背景下,作为以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技术、金融和投资等各界
阿普尔批评了把课程看作是客观中立的真理观,指出了课程的意识形态特性,分析了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并认为任何对课程的分析都离不开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语境。作为一名批判理论
影视产业属于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文化创意核心产业,已经越来越多被世界各国政府作为本世纪的重点发展产业并努力把它打造为支柱产业。在以美国为
<正>随着"十二五"时期的到来,国家对于医疗改革的关注,智慧医疗作为实用性强、贴近民生、市场需求较为旺盛的重要领域,将进入飞速发展时代。贝尔信作为智慧城市的运营商,倾力
教科书电子化已成为信息时代的潮流。如何通过设计更好地发挥电子教科书的优势,使少儿电子教科书设计更合理、更有针对性,如何更好的加强信息传递,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推动和促进
第一部分c-Myb在内耳的表达及对氨基糖苷类耳毒性的作用研究研究目的听觉障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约有3.6亿人群罹患听
以钛酸丁酯 (Ti(OR) 4 )为原料 ,采用溶胶凝胶法及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了纳米TiO2 粉体。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操作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筛选出了最佳工艺条件。TEM检测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