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水体氮磷污染日益严重,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去除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本研究采用人工模拟废水,以乙酸钠为单一碳源,考察不同DO浓度下好氧/延长闲置(O/EI)系统脱氮除磷性能的差异。系统以瞬时进水→好氧(4 h)→沉淀(0.5 h)→出水→闲置(3.5 h)作为一个运行周期,R1、R2、R3和R4好氧段DO分别控制在1、2、3和4 mg/L。研究结果表明,在O/EI工艺中可实现同步脱氮除磷,且DO浓度对O/EI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影响显著。低DO浓度(1 mg/L)条件下,O/EI系统具有良好的除磷效果,除磷率高达96%,单位污泥除磷量为5.02 mg-P/g-VSS;当DO浓度较高(4 mg/L)时,反应器内磷的去除率降至50%,单位污泥除磷量仅2.81 mg-P/g-VSS。研究结果得出,在DO浓度为1 mg/L时,微生物能合成较多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糖原的合成及利用较少,系统好氧吸磷量远高于其他反应器,并在闲置期释放出更多聚磷酸盐。可见,DO可通过影响微生物体内PHAs和糖原的合成及转化,闲置期释磷,好氧前期释磷及好氧吸磷,进而影响系统的除磷性能。各反应器对氨氮的去除率均在98%以上,且随着DO的增大,出水中氨氮的浓度并无明显降低,表明O/EI系统内DO浓度维持在1 mg/L时,可满足系统对氨氮的去除。R1、R2、R3和R4反应器出水总无机氮(TIN)含量分别为4.75、5.05、5.17和7.04 mg/L,TIN去除率分别为85%、80%、80%和77%。R1反应器中脱氮效果最佳,其单位污泥脱氮量可达9.57 mg-N/g-VSS。R1~R4好氧段均发生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分别贡献18%、14%、11%和8%的进水后总氮量。实验结果表明,在O/EI系统中,DO浓度对系统的脱氮性能影响显著,在DO维持在1 mg/L时,系统脱氮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