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内地影坛陆续涌现出一批出生于60年代至70年代,并在80年代中后期的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高校接受电影、戏剧教育的新生代电影导演。“他们或以愤世嫉俗的边缘话语和“独立制片”的特异方式游离于国营电影体制之外,或在国营电影制片机构内进行不无自恋色彩的个体写作,或为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和创作环境而表现出来的某种回归主流话语和寻求观众认同的姿态。近年来,随着第六代电影导演创作影响越来越大,,评论家的更多的瞄准国内外日益增长的关注和重视,除了一些具体分析导演个人和电影作品外,也有一些对第六代导演创作的整体研究的理论成果。本文分为四个部分探索了第六代导演的发展和成长之路。第一章介绍了在上个世界90年代的中国内地影坛,冲出了一批年轻的电影艺术工作者,他们大多出生在60或70年代,并就读于80年代末期的各大电影院校,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他们是一批接受新颖的西方电影思潮熏陶,学习西方电影理论的新生代电影导演。他们不同于第四代的主流话语,不同于第五代的民俗情节,他们恣意挥洒青春自我,恣意的抒写他们的青春物语,他们走上的是他们的独立制片的道路,游离徘徊于体制之外,经历着无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境况,在国外获奖无数,在国内却少有人问津,他们迷惑而迷茫,他们渴望回归主流体制的怀抱,但却也在体制中无法适应,他们坚强而执着的走着自己的独特道路,寻找着自我的电影之路,他们是逐渐沉淀成长的一代。第二章介绍了随着“第六代”导演在国际各大电影节上的摘金夺银,国内外媒体逐渐开始对这样一个群体聚焦,各种镁光灯下的曝光,让“第六代”导演逐渐浮出水面,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也吸引着学界各大学者的强烈关注和研究兴趣,随着他们作品的逐渐增多和他们的影响的的国际化扩散,国内的电影业研究也除了对一些导演和影片进行具体评析外,也陆续出现了一些对“第六代”导演的创作进行总体研究的理论成果。将上世纪的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与我国80年代至今的中国电影的第六代,二者之间作比较,这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研究课题。中国的电影市场在繁华纷扰的背后却是被大片侵蚀的无尽空虚,我们在这样的内忧外患的电影现状之下,有必要好好研究一下法国新浪潮电影改革对于他们国内电影的意义,以及对于世界电影业的影响和冲击。法国新浪潮电影革命运动的意义则在于过去的推翻,以及未来的发展前瞻,我们有必要将其与第六代电影导演做一个相结合的比较研究。我们必须将中国电影的未来希望寄寓于新生代的发展之上。除此之外,就二者的关系而言,显然,前者对于后者是有着巨大影响的,而后者在接受、传承的过程中,也自觉呈现除了迥异于前者的风格取向。第三章介绍了在上个世纪的30、40年代,中国的现代写实主义及批判现实主义电影为中国的电影业发展带来了创作高峰。到了70、80年代,第五代电影人又为中国电影在各大国际电影节奖项上,屡获殊荣,声名鹊起。这除了是由于第五代丰富的创作激情合约艺术才华因素之外,“第五代”电影更多的是获益于国内体制宽松的体制政策和文化氛围以及对于电影发展的培育。“第五代”电影人至今还是国内电影市场的票房保证,优秀作品层出不穷,至今还占据着票房宝座。他们作为一个占据半壁江山的主流创作群体,对于后来新人的成长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当然,这种影响既是正面积极促进的,也是有着消极怠懈作用的。而对于这新老两代电影人之间迥异风格的对比研究也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最为直接和必要的。第四章介绍了第六代导演在体制内的探索和体制外的延伸发展,通过对内和对外各种原因的综合分析,找出第六代导演的症结,并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求得突破和改善。本文取名为《困境·迷失·突围——有关“第六代”导演的思考》,正是基于比较电影研究这一理论设想的一个实践。在方法论上,遵循的是比较电影中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联系阐发研究和接受研究,重点探讨“第六代”电影的题材限制,体制压迫,艰难突围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