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作为德语戏剧界的代表人物,其戏剧成就和怪诞的艺术手法常与布莱希特相媲美。迪伦马特在审查人物内心世界波浪和人性时,常常借助怪诞手法描写病态物、反映病态社会,也就使作品中无论是人物命运归宿,还是生存环境都呈现出走投无路、颓废、沉郁的共性特征。可以说,低沉、阴暗、疯狂是迪伦马特病态书写的总基调。本文主要分为5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方法与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部分阐明了迪伦马特“病态”书写集中表现为病态人物和病态环境。剧中人物整体上呈现出病态特征,一开始言行看似正常的人物在偶然事件的穿插后,病态特征逐渐凸显,言行看似滑稽荒唐的人物形象也随之发生戏剧性反转,反而成为作家笔下颂扬的对象。在理清人物的发展脉络和作家的褒贬之情后,本文又将病态人物分为三类,并根据人物各自的选择归纳为两种命运归宿。剧中冗长的环境说明和舞台介绍,传递出人物家庭和周遭环境的信息,在剧情发生前就已经营造出一种阴森、冷艳的氛围,有助于加深对人物言行病态无常的理解。以荒诞的社会和个体为参照刻画的病态人物和病态环境,映射了西方人类社会面临的危机与挑战。第2部分阐述了迪伦马特“病态”书写的成因。他采用“病态”书写关注个体和社会的现状既是荒诞变革世界大潮和西方文学审美倾向的影响,也是自身在写作方式上追求另辟蹊径的结果。他大量运用象征、夸张的表现手法,以两个对比性人物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主题,通过穿插带有“即兴奇想”特征的偶然事件完成人物身份的转折,使得角色与既定身份之间发生背离。同时,他站在独特的角度,以历史折射20世纪发生的重大事件,从广阔的世界性思维思考世界性问题,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思考人类命运和社会发展方向。第3部分阐明了迪伦马特戏剧“病态”书写的意义。他通过大量的象征、夸张、变形手法,批判个体和社会存在的病态现象,刻意淡化人物存在的意义,将人物形象抽象化概念化,突出异己力量对人性的破坏,以个人对抗整个世界的荒谬,揭露病态的社会现实,探索人性的本质,形成颓废伤感的美学风格,具有强烈的文学意义。结语部分归纳概括迪伦马特戏剧“病态”书写方式的特点,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代戏剧家揭露社会丑恶现象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