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东三老”之一的戴亨,以其高洁的品性和博大精醇的作品,在八旗诗坛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而“自成一家”的作品,既有别于同时代的辽东之作,也有别于追随者众多的沈德潜和袁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清代诗歌的一角。本文着眼于戴亨成为辽左名家的因由,探究其人其作何以能在清代诗坛获得较高的评价。通过探究戴亨生平、分析其作品以及世人的评价,研讨戴亨生前身后的名家地位生成之诸多缘由与因素。
论文以康乾诗坛为时代背景,从戴亨自身的品德操行、辽东风物与地域文化、父亲戴梓的家学影响三个方面入手,讨论戴亨有别于沈德潜和袁枚的独特之处、作品的认识意义和风格、精醇的诗学理论等,分析这些因素与戴亨辽左名家地位生成的关系。论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自有其诗’:有别于沈德潜、袁枚的辽左名家”。主要围绕戴亨与同时期影响较大的沈德潜和袁枚二人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展开论述,认为戴亨的创作既有二人之长,又能做到形式与内容兼顾,雅怨并举,气格高远,自成一家。
第二部分为“品性与戴亨的遭际声名”。戴亨为人伉直傲岸,笃于忠孝,心怀天下,爱才好士。虽然戴亨因性格过于刚直而导致了人生的不幸,却成就了立足诗坛的美名,也使作品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意义。
第三部分为“地域与戴亨的创作成就”。戴亨关于辽东地区的作品,反映了辽东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物产风俗,同时,得江山之助,辽东风物也塑造了戴亨的诗歌风格。此外,戴亨的思乡怀友之作也从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戴亨的情感空间。因此地域因素与戴亨的名家地位是相辅相成的。
第四部分为“家学与戴亨的诗学追求”。戴亨深受其父戴梓的影响,在父亲的启蒙下形成了独特的诗学观念,并在“苍莽高凉,沉郁深厚”的主导诗风外另具“优而柔之”的风格特点,超越了同时期的其他辽东文人。
论文以康乾诗坛为时代背景,从戴亨自身的品德操行、辽东风物与地域文化、父亲戴梓的家学影响三个方面入手,讨论戴亨有别于沈德潜和袁枚的独特之处、作品的认识意义和风格、精醇的诗学理论等,分析这些因素与戴亨辽左名家地位生成的关系。论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自有其诗’:有别于沈德潜、袁枚的辽左名家”。主要围绕戴亨与同时期影响较大的沈德潜和袁枚二人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展开论述,认为戴亨的创作既有二人之长,又能做到形式与内容兼顾,雅怨并举,气格高远,自成一家。
第二部分为“品性与戴亨的遭际声名”。戴亨为人伉直傲岸,笃于忠孝,心怀天下,爱才好士。虽然戴亨因性格过于刚直而导致了人生的不幸,却成就了立足诗坛的美名,也使作品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意义。
第三部分为“地域与戴亨的创作成就”。戴亨关于辽东地区的作品,反映了辽东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物产风俗,同时,得江山之助,辽东风物也塑造了戴亨的诗歌风格。此外,戴亨的思乡怀友之作也从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戴亨的情感空间。因此地域因素与戴亨的名家地位是相辅相成的。
第四部分为“家学与戴亨的诗学追求”。戴亨深受其父戴梓的影响,在父亲的启蒙下形成了独特的诗学观念,并在“苍莽高凉,沉郁深厚”的主导诗风外另具“优而柔之”的风格特点,超越了同时期的其他辽东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