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曲霉菌丝体自溶规律及对酱油风味的影响

来源 :湖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GOU2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曲霉是酱油酿造的主要微生物,在酱油制曲的过程中生成大量的菌丝体并在发酵过程中自溶,菌丝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核酸、糖类等生物大分子。本文以酱油为载体研究米曲霉菌丝体规律及对酱油风味的影响。本文以工业上常用的酿造菌株米曲霉沪酿3.024为实验对象,模拟酱油生产中酱醪发酵的条件,研究了米曲霉孢子和菌丝体的自溶规律。结果发现米曲霉孢子在酱醪酶液中萌发很少。同时本文还对米曲霉菌丝体在不同条件下自溶(氧气情况,温度(20℃、25℃、30℃、35℃、40℃)、p H(4、5、6、7、8)、食盐浓度(0、5%、10%、15%、20%))各种生物大分子的溶出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35℃、p H7、无盐、无氧的条件下,自溶6d最利于米曲霉菌丝体中生物大分子的溶出。其中自溶液中蛋白质浓度为223.12μg/m L,氨基酸浓度为8.80μg/m L,核酸浓度为60.05mg/m L,还原糖浓度为6.70μg/m L。米曲霉菌丝体在自溶的过程中除了蛋白质、氨基酸、还原糖等基本营养物质溶出外,还有核酸、有机酸等物质溶出,且在自溶过程中各种酶活的变化也很重要。因此本文针对米曲霉菌丝体在酱油发酵相似条件自溶核酸、有机酸、淀粉酶、N一乙酰氨基葡萄糖酶(NAG)活情况进行分析。在米曲霉菌丝体自溶(1~10d)的过程中,蛋白质、氨基酸、还原糖、核酸大量溶出。其中蛋白质和核酸的最大溶出量分别占总量的28.63%,88.93%,还原糖的最大溶出量占菌丝干重的0.34%。淀粉酶活和NAG酶活在自溶过程中也有所增加。部分有机酸如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乳酸和乙酸等也随着自溶的进行先增加后降低,与p H的变化相对应。本文还通过GC-MS的分析了米曲霉菌丝体自溶物的挥发性成分;同时模拟酱醪的发酵过程,分析了添加米曲霉菌丝体对酱油风味的影响。结果发现米曲霉菌丝体自溶物也具丰富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在自溶5d其挥发性风味成分最丰富(共52种、含量4.15μg/g)。苯乙酸和乙烯愈创木酚等酱油中主要的特征性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分别可达到39.7381μg/g,39.2324μg/g。当酱油成曲中米曲霉菌丝体的添加量分别为0、0.4‰、0.8‰和1.2‰时,35℃发酵60d后酱油中的挥发性成分分别为37种、51种、57种和58种。其中添加量为1.2‰时,酱油中的挥发性成分最为丰富。因此说明米曲霉菌丝体自溶物对酱油风味有着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针对给定任务的机构参数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由两款软件协同的联合仿真设计方法.首先,利用MATLAB/SimMechanics工具箱建立了平面四杆机构的机械系统模型;其次,借助于Isight-F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
【目的】作为重要的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要素,农业水资源是人类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农业水资源监测领域研究态势进行定量分析,
"拒收红包、礼品一次加0.5分,收到表扬信、感谢信一封加1分……"鼠标轻轻一点,每个党员的美德档案就会自动显示出来。这是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根据区卫生局党委的要求,在共产党
<正>"城市精神文明的创举,弘扬雷锋精神的平台。"这是人们对上海市民巡访团的赞誉。这一在全国领先的创新之举,历时15年风雨岁月,愈加显示出生机与活力。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
期刊
科学研究和生产活动使迅速发展的现代工业不断创造着灿烂的物质文明,同时也造成了熵值增加(熵值增大造成自然界混乱无序,即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引起资源枯竭、环境恶
在我国,钢材作为三大建筑材料之一,在民用建筑上已有一定应用。并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钢结构被应用于跨度越来越大和高度越来越高的民用建筑中。然而,从结构设计上讲,钢结
从2008年起,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烹饪专业学生连续在全国、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金牌数及获奖数一直位列江苏参赛队之首。由此,学院几度荣获"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