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是广东省最大的脐橙生产基地,被命名为“广东之乡”,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雨量充足,比较适合的种植。虽然年总将雨量较大,但降雨量分布不均匀,降雨主要集中在5月到8月之间,再加上该地区蒸发蒸腾量较大,所以经常会出现季节性干旱,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当地脐橙的稳产高产。为了了解脐橙生长的耗水规律和制定出合理的灌溉制度,本试验于2015年3月~2015年11月在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飞龙果业园内进行了脐橙树调亏灌溉的试验研究。在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着色期和果实成熟期设置了对照(75%~70%FC)、轻旱(70%~55%FC)、中旱(55%~45%FC)和重旱(45%~35%FC)四个不同程度的水分亏缺,共设13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对不同亏水处理条件下脐橙果实的生长、品质、产量、脐橙树耗水规律和水分生产函数、灌溉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对不同亏水处理条件下脐橙的果形指数、体积大小、品质和产量研究表明,脐橙的果形指数差异不显著,大多在1.1左右,呈长圆形,这说明亏水处理对脐橙的生长没有造成破坏。果实体积最大的是膨大期经历中度水分亏缺的果树,其值为366.14cm3,比对照组提高了41.4%。在脐橙的品质研究方面,果实膨大期轻度水分亏缺处理和果实着色期中度水分亏缺处理,可以提高果实的糖分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果实膨大期轻度水分亏缺处理的脐橙树果实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21.5%,糖分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4.5%。果实着色期中度水分亏缺处理的果实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5.1%,糖分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2.2%。同时果实膨大期轻旱处理的果树的产量也比对照组提高了9.2%。(2)通过对脐橙树四个生育阶段的土壤含水量监测和耗水量计算表明,果实膨大期日耗水量最多,果实成熟期日耗水量最少,正常处理的果树其总耗水量要比其他各处理多耗水。此外,正常处理的总含水量为659.8mm,其水分利用效率为8.26kg/m3,果实膨大期轻旱处理的果树总耗水量为575.0mm,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10.35kg/m3。(3)根据2015年试验数据对脐橙全生育期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和阶段水分生产函数Jensen模型进行回归分析,Jensen模型计算的产量与实际产量的平均误差为4.93%,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的平均误差分别为5.82%和7.90%,比较而言,用Jensen模型计算脐橙产量更加准确。(4)通过对脐橙树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和日耗水量的研究分析,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果树着色期和成熟期四个生育期的灌水定额分别为15.54mm、23.31mm、15.54mm、15.54mm;灌水周期分别为12d、8d、11d、37d;灌水次数分别为4次、10次、3次、2次。对多年降雨资料的分析选取的四种典型年的自然降雨总量与需水量的耦合度分别为:湿润年0.9,平水年0.8,干旱年0.7,枯水年0.7。这说明在脐橙的四个生育阶段内,降水在总量上能够满足脐橙树的需水要求,但在月份上,10月份除平水年的耦合度为0.7外,其它的典型年的耦合度均为0。另外,11月份的耦合度也较低。所以这两个月份需要及时的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