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有机物污染特别是重非水相液体(Densenon Aqueousphase Liquids,缩写为DNAPLs)污染是当前我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控制的难题之一,探索地球物理动态数据检测新方法与新技术迫在眉睫。为治理DNAPLs土壤污染问题,首先要明确污染的程度和范围,建立有效的污染监测和评价方法十分必要。传统的检测如钻探取样加化学分析,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容易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且仅为静态检测,不能准确确定污染范围和实时监测,而复电阻率作为物理探测的一种新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但在土壤污染检测方面研究还很少,且目前复电阻率污染检测装置尚未成熟,因此迫切需要对复电阻率检测装置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针对DNAPLs污染土壤,研究复电阻率检测新方法,并设计开发复电阻率监测装置,将地球物理学、环境化学以及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在一起,探索适用于DNAPLs污染土壤监测的新途径。本文在分析土壤电性机理和极化机理的基础上,对土壤复电阻率法测量的原理进行分析,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LabVIEW的实验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复电阻率的实时测量和图形化显示,对采集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相频分析,并实时显示和记录采集波形,实时保存复电阻率数据。利用设计开发的复电阻率测量装置,对DNAPLs污染土壤进行室内实验,实验样品采用细砂和5%膨润土均匀混合来模拟实际土壤,测量在低频下进行,频率范围为2-4--25Hz,结果表明,随着DNAPLs含量的增加,复电阻率幅值明显增大,复电阻率相位得到明显压制,但随着频率的变化其相位变化十分明显,且当污染到达一定程度时,其复电阻率参数到达一稳定值,可以很好的区分污染和未污染土壤。又通过可溶性金属盐溶液污染土壤实验,与DNAPLs污染实验数据分析得到,土壤孔隙中填充物发生改变,其表现出来的极化效应不同,进而使测量得到的复电阻率幅值和相位发生变化,产生差异。说明可以通过污染物性质的不同来检测土壤污染。通过本文研究的复电阻率监测装置能够很好地在室内实验下区分DNAPLs污染与未污染土壤,为野外复电阻率监测提供了基础性资料,同时也为复电阻率监测装置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