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理论视角下译者态度的研究 ——以《哈姆雷特》独白“To be,or not to be…”为例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始于20世纪,1921年田汉翻译了《哈孟雷特》,中国的莎剧翻译自此兴起,而如今的《哈姆雷特》汉译本已超过40种。以往的独白研究多关注对源文的解读及对译文质量的鉴赏和对比,但本研究的目的不是评价译文质量,而是着重分析五位译者为何以不同方式进行表达。本文首先对译者所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探索,并运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子系统作为理论框架,对原文和译文的态度资源进行了提取和归类,从情感、判断、鉴赏三个角度对比分析了五位译者在翻译这段独白时的解读和表达,从而流露出他们的价值取向、立场态度、审美情趣等。本研究发现五个译本在态度资源的分布上基本与原文相符,体现了几位译者对原文情感色彩的把握比较准确。译者所处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翻译策略的选取。朱生豪的翻译风格直白、严肃、正式,其中有在抗战中树立民族文化形象,适应大众欣赏要求的考虑,还和对译文可读性的考虑紧密相关;梁实秋的翻译充分借鉴了英语的词汇和句法结构,以求更准确地介绍西方文化,提升本土文化;卞之琳和方平的翻译力求保持原文的意趣神韵、求形存神,更多地考虑到了戏剧独白的可表演性,风格偏口语化、形式更加整齐;孙大雨的翻译对形式关注较少,更多地追求与原文相同的阅读感受。希望本文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译者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并为莎剧研究添砖加瓦。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