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赵本夫就一直活跃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是一位有着丰厚创作实绩的作家。一直以来,他以严肃真诚的创作态度执著地坚守在乡土民间大地上,确立起了其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和创作个性。他笔下的“乡土”也已经完全超越了其现实意义上的“故乡”、“故土”,而成为传达他独特生命体验和艺术经验的一种载体和工具。一般来说,乡土情结是一个沉淀在民族群体心理深层的集体无意识,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永远摆脱不开的精神纠缠。尤其在中国这个有着悠久农耕历史的国度里,每个人心中都珍藏着一块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地,因此其恋乡、恋土的情感更为强烈。作为一个生于乡村又长期生活于乡村的作家,赵本夫的心灵深处也蕴藏着一种含蓄深沉的乡土情结,随着时空的推移,它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愈来愈浓、愈来愈成为作家生命感受的核心内容。无疑,乡土情结既是贯穿于赵本夫文学创作的一条重要精神线索,也是我们对其作品进行解读的一把钥匙。本文以乡土情结为分析赵本夫创作的起点和归宿,力图通过对其作品进行全景式扫描,来达到对作家的创作轨迹和精神指向的整体式认知和把握。同时还结合地缘文化的特质,指出赵本夫的文学创作在江苏文学这个小的地域文学版图中的独特性,以及在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坛上的重要价值。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是从一对悖反的情绪力量——亲和眷恋而又疏离反叛中论述赵本夫乡土情结的复杂态势。赵本夫对于乡土的情感是复杂的,一方面是对黄河故道乡土的眷恋和倚重,另一方面是对乡土陋习的理性批判和对乡土文明向现代转换的焦虑,两种情感相互交织,使他一直徘徊在理想型乡土和写实型乡土的建构中。第二章是从土地崇拜的角度论述向土地的诗性回归才是赵本夫乡土情结的最终价值取向。赵本夫始终坚持诗性的艺术立场,在写作中最终确立起了土地为他最高的抒情对象。在他的笔下,土地既存在于现实之中,又存在于现实之上。现实意义的土地是人类的物质依赖和生存基础,而非现实意义上的土地则是人类未来精神归宿的象征。第三章是着重论述赵本夫的文学创作在乡土情结的影响下所彰显出的独特魅力。一方面,在古老黄河以及悠久历史文化的熏陶中赵本夫的作品展现出浓郁的苏北地域文化气息,同时在叙事上也彰显出独特性,突出了其“由实到虚”的地域描写精神;另一方面赵本夫的乡土书写在中国民间神秘文化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下,其叙事又彰显出神秘性,而这一美学特质的生成与表现无不与他幽魅诡谲的文本建构和奇诡多彩的叙事艺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