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金资源开发利用中,以显微金包裹形式存在的载金黄铁矿浮选回收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难点是载金黄铁矿嵌布粒度细微,细磨达到单体解离时,部分黄铁矿及脉石泥化,影响浮选药剂与载金黄铁矿表面作用,使部分已经单体解离的载金黄铁矿损失于尾矿中。论文通过高效捕收剂S6的合成与应用、粗细粒矿物载体浮选以及组合活化剂的应用,促进了载金黄铁矿的浮选行为。根据化学药剂的同分异构原理,采用逆向合成分析方法设计并合成了载金黄铁矿高效捕收剂S6,分子式为(CH3)2CH(CH2)2CH(OCSS)CH3。基于基团电负性方法,通过紫外光谱吸收峰波长及鲍林的“离子百分数”计算,得出S6具有含量73.5%的黄原酸基团,吸收峰波长381.6mm,明显高于乙基黄药、丁基黄药、戊基黄药和Y89的吸收峰波长。研究表明,吸收带波长数值越大,电负性越小,矿物与药剂成键的离子性越低,共价性越强。通过改变S6的碳链长度和非极性基电子效应,增加了疏水性能和药剂的亲固能力。黄铁矿纯矿物的浮选试验表明,S6具有比丁基黄药、Y89和戊基黄药更好的捕收性能。通过控制载金黄铁矿粗细粒级的比例,可实现载体作用而提高黄铁矿的浮选效果。当-0.025mm细粒黄铁矿含量所占比例较小时,+0.074mm粗粒与细粒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小,当细粒含量所占比例超过70%时,粗粒对细粒起到载体作用,从而提高了黄铁矿的总体回收率。DLVO理论表明,黄铁矿颗粒间的作用与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有关,当捕收剂碳链长度增加,与载金黄铁矿表面作用后,有利于矿物产生疏水性团聚,促进细粒载金黄铁矿的浮选。采用硫酸铜和硫酸铵组合活化剂促进载金黄铁矿的浮选的机理研究表明,硫酸铵产生的氨根离子与硫酸铜产生的铜离子反应生成铜氨络离子,铜氨络离子有缓冲和稳定铜离子的作用,并且带正电的铜氨络离子更易在荷负电的矿物表面吸附,从而增加其活化中心,促进了载金黄铁矿的浮选。针对贵州回龙金矿和紫金山金矿进行的促进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6与丁铵黑药联合使用,与丁基黄药和丁铵黑药联合使用时的闭路试验对比,金回收率可提高2.63个百分点。紫金山选铜尾矿S6与丁基黄药闭路浮选对比,在硫精矿品位接近的情况下硫回收率提高了3.35个百分点。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为类似微细粒载金黄铁矿的促进和高效回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