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NA分子标记技术已迅速渗透到芸薹属(Brassica)植物研究的各个领域,但目前还很少见到利用AFLP技术对芸薹属植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本文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技术,对芸薹属芸薹种(Brassica campestris L.)(2n=20)蔬菜作物的3个亚种、139个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在64对标记引物中共筛选出4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分别是E7M1、E6M1、E4M1、E4M3)。利用筛选出的四对引物进行多态性检测发现:大白菜、小白菜的多态性较高,平均达到70%,芜菁的多态性较低,只有35%。同时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不加权类平均法(Unweighted Pair-groupAverage Method(UPGAM))建立聚类图。聚类结果表明:芜菁与中国白菜(大白莱、小白菜)较明显各自聚为一类,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较远;大白菜、小白菜聚为一类,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较近。在小白菜中,乌塌菜、菜苔与普通白菜的亲缘关系比较近,说明乌塌菜与菜苔可能由普通白菜选育成的变种;而芜菁和大白菜在聚类图上显示出比较明显的地理区域差异。 同时,本实验表明AFLP技术在芸薹种品种鉴定中是一种快速、稳定、检测率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