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庭养老社会支持服务体系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zshe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多年实施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育意愿不断降低,家庭结构开始由复核形式向核心形式发展,人口金字塔也逐渐由三角形向纺锤形演化,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按照目前的人口惯性发展趋势,我国的人口机会窗口将在2020-2030年间关闭,而长期依赖于资源红利和人口红利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将会受到严重的挑战,届时劳动力短缺会造成企业用工成本不断加大,整个社会的抚养比也不断提升,未富先老的困境中家庭与社会养老任务越发繁重。此外,代际间的生活习惯、工作家庭时空距离的拉大、家庭时间分配的变化等等造成了工作与家庭在养老中的突出矛盾,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家庭养老在国内外的各类养老模式中依旧处于核心地位,且无法替代,但目前我国家庭养老面临的难题:养老金补助标准不高、特别是广大农村的参保率很低;医疗、保健和护理服务缺失,且不能进入医疗报销范围;机构和社区养老设施落后,老年人的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得不到满足等等,这些若不能得以很好的解决,将会严重制约宏观劳动力的供给,影响家庭关系的和谐,激发工作与家庭间的矛盾,激发社会矛盾,更加损害了老年人的生活权益,违背社会发展的价值规律。因此,加大社会对家庭养老的支持,不断完善社会养老支持政策体系,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课题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对比了国外发达国家社会养老支持的政策经验,剖了我国社会养老支持存在的不足。并通过问卷调研了解到不同特征的老年人对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需求和期待。我们认为:老年人个人特征及执行能力、身体健康的状况,家庭结构,儿女们的社会经济地位,现有的养老方式,社会养老政策等都决定着家庭养老资源的获取和对社会养老的需求,影响社会养老需求的因素是一个复杂且具有相互嵌入性质的综合体系。为此,我们在构建社会养老支持体系时,要综合各种政策,加强政策间的融合性,避免政出多门的碎片化管理。当前主要的政策应紧紧围绕以下几点进行:一是进一步提高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加大养老保险的保障标准,积极探索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服务项目和多元化的需求层次。二是尽快建立老年人日常护理和照料的相关法律,通过医疗保险将日常医疗护理、慢性病纳入门诊报销范围,降低家庭的医疗支出。三是提高对社区功能的认识,加大对社区养老的投入,使社区成为家庭养老最重要的支持形式。四是借鉴国外社会养老法律内容,积极探索我国养老缴费的各种形式,循序渐进的建立和完善针对老年人养老的专门法律。
其他文献
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及时的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是否通畅。因此,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问题成
期刊
近几年,湿巾成为继婴儿纸尿裤之后,消费量年增长率高达两位数的卫生用品,新投资不断增加,新品牌不断涌现,品类也不断增加。湿巾作为一种便捷卫生的日用消费品,也从中国的一线城市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