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探索、实践的方式。黑客、极客、创客、微博客、淘客、播客,这些在网络世界中积极创新的网络“客”们,作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创造力量,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黑客文化的网络“客”文化,如今已不仅仅作为附属于计算机技术的亚文化而存在,它跨越了虚拟与实体世界的边界,成为一种与主流文化逐渐融合,不断重塑人们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文化力量。本文将网络“客”现象与文化研究相结合,提出网络“客”文化的概念,系统地考察各种类型网络“客”文化的历史发展,归纳出网络“客”文化的基本特征,结合我国发展实际,提出我国发展网络“客”文化的现实必要性以及具体发展路径。论文主要内容包括六章:第一章论述网络“客”文化的基本概念。讨论一般文化的相关概念,梳理哲学、社会学领域关于文化研究的重要观点,借鉴历史解释的文化研究方法,结合网络“客”文化的技术、社会背景,提出这一特殊网络文化的基本发展图式和分类研究框架。第二章分析网络“客”文化的历史发展。对技术类网络“客”文化、社交类网络“客”文化、商务类网络“客”文化三种主要类型的网络“客”文化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动态研究。通过联系案例,分析几种典型的网络“客”文化的概念、特征及影响。第三章归纳网络“客”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网络“客”文化是一种彰显及发挥人的主体性、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共享性及个性化的网络文化,结合马克思关于人主体性的哲学思想、熊彼特的创新论、波普尔的开放论等哲学、社会学思想对这些特征进行具体分析。第四章研究网络“客”文化的社会功能。网络“客”文化具有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的社会功能:在个体层面,能拓展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理性,加强人的实践能力;在社会层面,能促进社会公共空间的建设,充当社会的减压阀,助力经济转型和促进国际关系发展。第五章分析网络“客”文化负面效应。网络“客”文化的负面效应体现在社会与个人两个层面:在社会层面,网络“客”文化带来了谣言裂变、隐私泄露、信息安全威胁、互联网经济泡沫等社会隐患;在个人层面,网络“客”文化造成个人价值取向问题。第六章探析我国网络“客”文化发展路径。首先,结合我国处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期和经济转型期的实际背景,分析在我国发展网络“客”文化的必要性:网络“客”文化能促进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互联网+”计划的落实;促进技术创新市场化的形成。其次,指出我国网络“客”文化存在发展滞后的现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网络“客”创新能力不足;网络“客”文化发展环境支撑不足;网络“客”信息安全保障不足。最后,提出我国发展网络“客”文化的路径:控制网络“客”文化的负面效应;发挥网络“客”文化的文化优势。控制网络“客”文化负面效应,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实现:发挥网络“客”文化自净能力;建立网络“客”平台行业自律机制;加强立法规范网络“客”行为。发挥网络“客”文化的文化优势,须把握五个方面:完善网络“客”文化创新培育机制;建立网络“客”文化宣传鼓励机制;发挥技术对网络“客”文化的促进作用;把握网络“客”文化发展舆论导向;减少网络“客”文化发展中的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