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中英文本中衔接性重复的比较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h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复是构建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而专门讨论衔接性重复的研究并不多,对于法律文本中的衔接性重复的研究更为稀少。然而,法律文本相较于普通文本有着更多的甚至累赘的重复,重复是实现法律文本准确性与连贯性的必要手段。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探索CISG中英文本中衔接性重复的分类及各分类出现的频率来对比分析CISG中英文本中衔接性重复的异同,讨论衔接性重复在立法文本中的功能,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本文结合Hoey的词汇重复模式和胡壮麟的同构衔接理论,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的中英文本为研究语料,对重复衔接手段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衔接性重复应该包括词汇和结构两方面的重复关系。词汇重复分为复杂词汇重复、简单词汇重复、简单双向释义、简单单向释义、反义复杂释义。结构重复包括简单重复、替换、添加和反义关系。不同种类的衔接性重复有不同的功能。(2)在词汇重复上,CISG的中文文本偏向于完全重复前一词项,其英文文本倾向于在同一词素基础上活用词缀来达到重复目的;且英文文本中常常出现相近意义的词组而中文文本中几乎看不到这种近义词词组;而对于简单单向释义和反义复杂释义,中英两者最为相似。(3)在结构重复上,CISG中英文本中的结构重复都主要表现为替换和添加,且结构重复在中文文本中的频率总体高于英文文本。本文是法律文本和重复衔接手段的复合,且统一了词汇重复和结构重复使得衔接性重复的分析更加完整,这为法律语言特点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对CISG中英文本在衔接性重复上的比较分析,本文期望对中英法律文本的差异性以及法律文本中重复现象的翻译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他文献
我国证券市场在三十余年的历程中高速发展。然而随着证券业的逐步成熟以及证券市场的逐渐发展,行业内证券公司的数量有所上升,同时部分证券公司的发展速度较快,其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导致证券公司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在不断增加。放眼至近年来证券公司所面临的发展环境,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在逐渐崛起,另一方面,证券公司要受到政府的调控,行业政策面临着进行革新与细化的局面。使得证券公司不仅要在竞争逐渐加大的行业内保证自
在过去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不当的城市开发建设使城市水文格局遭到破坏,主要表现为城市雨洪调蓄用地总量减少、泄洪网络被建设用地割裂、汇流用地与建设用地重叠;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降雨事件频发,日益频繁的洪涝灾害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并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现有的海绵城市规划实践,在局域小尺度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缺乏宏观层面的定量分析研究。而城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处于流域环境的大背
营运资本在企业的日常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不仅能够保障企业的持续经营,还能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然而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营运资本周转效率低下、营运成本增加、盈利能力下降却成为了制约众多企业成长的瓶颈。因此通过采用有效的策略来对营运资本进行管理,便能帮助企业提升营运资本周转效率,降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成本,提升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从而助力企业快速发展壮大。而OPM战略作为这样一种有效的营运资
知识经济、社会大融合的环境使得产教融合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到《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产教融合从制度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和社会共识。产教融合是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互联互通、紧密协作的融合发展过程,是社会各领域要素相互渗透、交叉、协同基础上的异质性、互补性融合。大学、产业、政府是推进实施产教融合的核心主体。产教融合的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人才培养服务,其本
房地产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其当下发展面临着许多困境:房地产总体投资比率不足;国家和地方政府为稳定房价出台的一系列短期调控政策;土地财政使得土地成本年年攀升,居高不下;人工、原料价格上涨;竞争日趋激烈;2019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出现了负增长。这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压缩房地产企业的利润空间。面对恶劣的外部环境,多数房地产企业回归自身,转向质量和成本管理。工程物资采购管理作为房地产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肯尼亚逐渐加大了发展本国经济的力度。经济建设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肯尼亚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它不仅可以促进经济收入的增加,而且可以加快肯尼亚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肯尼亚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对肯尼亚国民经济收入的影响。首先,分析了肯尼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然后,阐述了肯尼亚基础设施建设在四生产、生活、人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可谓是迫在眉睫,诸多企业将目光转向了急速发展的并购市场,渴望在其中找到解决方法,而跨行业并购逐步走入传统企业的视野。随着部分企业成功通过跨行业并购摆脱困境,众多传统企业纷纷效仿,由此跨行业并购成为一种趋势,并在2015年达到顶峰,仅2015年一年的跨行业并购事件数就多达2025次,可谓是跨行业并购元年。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受政策环境、并
非标资产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这种金融产品在融资、投资领域以及监管层面都受到了巨大的关注。本文从现实情况出发,结合前人文献成果,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银行非标投资对于其稳定性的影响和渠道。本文主要的创新为:(1)从理论和数据上将银行表内非标投资从整体“影子银行”业务中加以区分;(2)以银行的多维度整体稳定性为研究的因变量,研究了非标投资对于银行整体稳定性影响;(3)研究了影响在全国性银行和地区性银行
金融科技是近几年金融行业出现频率较高的字眼之一,金融科技的出现迅速改变了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服务模式,不仅促进了商业银行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同时也完善了金融产品结构和风险防控体系。然而金融科技在给商业银行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让银行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不少科技公司利用其在科技上的先发优势,开始建立起自己的金融科技平台,开展支付、理财、投融资等金融业务,这让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经营效
时间序列数据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化数据,对其进行可视化能够帮助用户更加直观地探索它,寻找其潜在的规律。目前,关于时序数据可视化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可视化技术层面的优化,而忽略了可视化美学层面的研究。事实上,一个优秀的数据可视化应该是功能性与美学之间的平衡,要做到这种平衡,首先需要对时序数据可视化中的美学进行度量。本文以刘和安德鲁(Lau A and Moere A V,2007)提出的可视化背景下的信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