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系统的、实践运用层面的职业教育课程研究在职业教育学科体系中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国内虽然借鉴国外许多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诸如MES模式、CBE模式、行动导向模式等等,但由于国情与专业特点不同,也鲜有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与成果。这一状况不仅制约了职业教育学科体系的发展,而且制约了职业教育课程实践的提升。而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项目课程改革最坚实的理论基础应当是职业教育课程的结构观,职业教育课程的逻辑核心应当是“工作实践”,是以“工作实践”或者说“技术实践”为逻辑核心,建立在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基础文化课程任务上的一个多元课程系统。
本文以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烹饪专业为研究实验基地,从“项目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出发,对原有的烹饪技艺与知识体系项目化,并对烹饪专业项目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材建设、课程管理以及师资培养建设诸多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主要阐述研究了六个方面的问题:
1.坚持贯彻了“以典型产品引领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的项目课程原则,根据餐饮市场需求和饭店企业内部实际运作机制,邀请活跃在一线的“行业专家”,在“工作任务分析专家”和“课程专家”的组织引领下,对烹饪专业采用“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以及“课程分析”,从而确定了烹饪专业全新的课程门类和课程项目。
2.结合烹饪专业特色,运用“项目活动教学法”,改革创新烹饪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教学模式以及程序设计,推出了“菜单式合作型教学”、“一课三技法‘临灶’状态教学”、“现代厨房一体化模拟训练教学”、“宴会设计制作分项实战教学”等一系列新的项目型教学方法,并进行详尽的教学反思。
3.对课程进行项目管理与监控。通过拆分、整合和集成,烹饪专业的文化课紧紧围绕烹饪专项技能和专业知识推陈出新,使文化课的专业味越来越浓,文化课教师走进了“模拟餐厅”和“模拟厨房”,走进了真正的餐饮实习工场。
4.强化了课程体系的组织管理工作,打破了原有的以教研组、年级组为管理单元的“横向型”体制,建立以“专业学部”为单位、以专业负责人和德育骨干为团队的“纵向型”、“模块化”职校课程科学管理新模式,为实施项目课程奠定运作基础。
5.完善和重构教学评价体系,重新审视烹饪专业学科的评价意义、评价原则和方法,编制具有中职烹饪专业特色的课业手册和项目课程教材,并依托“校企合作”和集团化办学,引入“准职业人”制度和企业文化,设计策划富有烹饪专业特色的活动项目、专业奖学金制度、“校企合一”值周制度,全面提高烹饪专业项目课程的内涵与实质。
6.通过项目课程开发,形成名师工程培养机制,建立了“行业专家导师制”、“首席教师制”、“星级专业教师制”、“企业上岗制”等制度,真正组建一支集“学者型、专家型、应用型、技能型、双师型”为一体的优秀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