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粒子<'125>Ⅰ植入对兔股动脉及坐骨神经放射性损伤的试验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i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放射性粒子Ⅰ永久植入对家兔正常股动脉及坐骨神经组织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选健康新西兰家兔30只,按每组10只分为2周、2个月及4个月三组,每组采用自身配对研究,即使用信封法随机选取家兔一侧后腿为试验侧,另外一侧设为自身对照侧。双侧腿部均沿股二头肌正中切开,充分暴露股动脉及坐骨神经后直视下在实验侧股动脉鞘旁植入0.8mciⅠ粒子10粒,在对照侧植入无放射活性空粒子10粒,术前按TPS计划设计粒子植入部位血管壁及坐骨神经的周边匹配剂量(MPD)为120Gy,90﹪的处方剂量(PD)集中在我们研究选取的血管及坐骨神经局部,分别在术后2周、2月及4月后进行双侧坐骨神经神经电生理测定,坐骨神经电生理测定结束后处死家兔取出距离粒子植入部位最近的股动脉及坐骨神经,分别进行普通光镜下病理学观察以及透射电镜的超微结构观察。 结果: 三组计30只家兔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均行x片检查验证粒子是否植入到位,结果显示所有粒子均植入满意。以所摄x片做术后TPS剂量验证,显示所选取部位的的股动脉和坐骨神经均受到术前设计的照射剂量的照射,4个月中有3只家兔死亡,但与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中心保留数据对比,死亡率未超过正常喂养家兔,可以认为其死亡与放射无关。2周组、2个月组及4个月组试验兔的双侧坐骨神经电生理的对照研究显示试验侧和对照侧在坐骨神经动作电位阈值、动作电位幅度以及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大体学检查放射性粒子植入侧血管无变形、管径无缩小,血管内壁无附壁血栓形成;坐骨神经无变形,扭曲,神经束膜光滑。普通光镜下观察受试家兔的的股动脉的病理学改变较少,主要可见少量内皮脱落,而坐骨神经病理学改变不甚明显。电镜下血管壁的改变主要为内皮细胞脱落,变性,少数可见固缩、凋亡,内弹力膜基本完整,有1例切片能观察到不连续。在同等倍率观察下,存在不同程度变性的血管内皮细胞在所有内皮细胞中的比例,2周组为60﹪-70﹪,2月组约为50﹪,4月组在30﹪左右;血管肌层可见到肌细胞内胞浆部分水肿,线粒体肿胀、空泡化等多样性改变,凋亡未见;外弹力膜完整,血管外膜能观察到少量毛细血管闭塞。在同等倍率观察下,存在不同程度变性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在所有平滑肌细胞中的比例,2周组占50﹪,2月组约为30﹪,而到了4月组,这种变化的比例只占10﹪。坐骨神经方面,电镜观察可见到有髓神经的神经鞘变性为较普遍现象,主要有神经鞘的分层、塌陷,严重的可见到崩解;神经鞘膜细胞以胞浆内线粒体肿胀、空泡化为主,未见到核固缩、凋亡等变化;神经轴突内可见轴浆空泡化,线粒体肿胀、空泡化。无髓神经只能见到轴浆空泡化,线粒体肿胀、空泡化与有髓神经相同。在同等倍率观察下,存在不同程度变性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在所有平滑肌细胞中的比例,2周组在60﹪-70﹪,2月组在50﹪左右,而到了4月组,这项比例下降到30﹪。 结论: 该试验剂量下放射性粒子<[125]>Ⅰ对于正常动脉血管及坐骨神经组织影响以超微病理变化为主,对神经(主要是运动神经纤维)的生理功能影响微小,不至引起严重的功能改变,而且<[125]>ⅠI粒子的照射属于低能射线,随着时间的延长、组织自身的修复使损害进一步减少。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修饰柑桔果胶(MCP)联合内皮抑制素YH-16对小鼠结肠癌生长、肝转移、血管生成及肝转移相关因子的影响。 方法: 小鼠结肠癌细胞株CT-26注入小鼠脾脏下极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