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藤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iand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忍冬藤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茎,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疗效。临床上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盆腔炎、关节炎等疾病有显著疗效。忍冬藤胶囊是在抗腮腺炎注射液的基础上进行的剂型改造,可克服中药注射剂存在的使用不便和安全性问题。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忍冬藤药材提取工艺及忍冬藤胶囊成型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进行研究,建立该制剂成型工艺路线及质量标准方法,为研究开发中药制剂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制备工艺研究。先确定适当溶剂及最佳提取方法,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选取溶剂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工艺;在胶囊成型工艺中,以吸湿性和流动性为指标,分别对辅料种类与用量、制剂成型方式等进行研究,并根据胶囊内容物堆密度的测定确定胶囊壳的大小。  2.质量标准研究。以有效成分绿原酸和马钱苷为对照品对制剂进行薄层鉴别方法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忍冬藤中指标性成分绿原酸和马钱苷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制定忍冬藤胶囊中所含多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和质量控制指标。  3.稳定性研究。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9001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项下要求,分别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以及长期试验的考察。  结果:  1.制备工艺研究。最佳提取工艺为回流提取法: 回流次数为2次,溶剂乙醇浓度为60%,回流时间为2 h,液料比15:1;浓缩工艺研究采用60~90℃减压浓缩,至浸膏适宜的相对密度为1.27(80℃),;成型工艺研究最终确定了辅料为微晶纤维素与淀粉(配比3:1),浸膏与辅料的配比为1:1.1。  2.质量标准研究。建立了忍冬藤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所选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能较好控制产品质量;忍冬藤胶囊剂的水分检查均小于9%,胶囊装量均小于±10%,崩解时限均控制在30 min内,符合中国药典规定。  3.稳定性研究。初步稳定性试验表明本制剂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较稳定,加速及长期稳定性试验表明本制剂稳定性良好。  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忍冬藤胶囊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快速简便;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质量标准稳定、可控;制剂稳定性良好。
其他文献
3-脱氧-D-甘露-2-辛酮糖酸(Kdo)是3-脱氧-2-酮糖酸家族的成员之一。Kdo主要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外膜脂多糖(LPS)的核心区域。Kdo类似物是治疗耐药菌引起的疾病的潜在药物,因此合成新型的Kdo类似物对于开发新型抗耐药菌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Kdo残基作为酸性酮糖,其3位碳的反应活性受到1位羰基吸电子效应及3位羟基缺失的影响,3位碳分枝的Kdo类似物的立体专一性合成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至
本文以可再生南方红豆杉叶为原料,建立了同时检测南方红豆杉叶中紫杉醇、三尖杉宁碱、7-表-10-脱乙酰基紫杉醇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利用酶辅助超声-热回流法(EAU-HRE)对南方红豆杉叶中紫杉烷类成分进行同时提取,以紫杉醇、三尖杉宁碱、7-表-10-脱乙酰基紫杉醇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与此同时,根据紫杉烷类和黄酮类物质的极性差异,利用氯仿对紫杉烷类和黄酮类物质分离,初步
尽管大量的研究工作和经费投入试图阐明疼痛机制,对疼痛调节和吗啡镇痛作用耐受性的传统认识仍然停留在以外周和中枢神经元为中心的疼痛通路上。最近的研究表明,脊髓背角星形胶
在现在研究阶段,蛋白质难以检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血清中蛋白质浓度相差迥异,高丰度蛋白很容易掩盖低丰度蛋白,造成低丰度蛋白检测困难。所以,蛋白质浓缩富集成为有效分析复杂样
目的:探讨库拉索芦荟中活性成分之一的芦荟多糖对创面愈合的影响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开发用于促创面愈合的芦荟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库拉索芦荟的凝胶中分离、纯化出芦荟多糖,通过离体细胞培养实验研究芦荟多糖对成纤维细胞和表皮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制备以芦荟多糖为主药的外用软膏,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用小鼠建立浅Ⅱ度烫伤模型,研究自制软膏对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离体细胞培养实验表明芦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