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雌配子发育相关基因FGA1的克隆与初步功能分析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pzcx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水稻转基因明恢86的后代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可能与雌配子育性相关的突变体fga1(female gametogenesis abortion 1),该突变体自交后代群体外源标记基因(潮霉素磷酸转移酶Hpt)保持1:1的分离规律,连续6代自交没有分离到纯合株系。结实率统计分析发现,稻穗半结实性状与FGA1/fga1基因型共分离;正、反杂交以及测交分析显示,潮霉素抗性基因只能通过雄配子进行传递。这些分析表明,突变体fga1可能是一个T-DNA插入导致的雌配子体不育突变体。细胞学观察显示,突变体
其他文献
作为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铜氧化物因其理论比容量高、安全性好、环境友好和价廉等优点,近些年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充放电过程中,铜氧化物电子电导率低、体积变化大,而导致其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大、循环稳定性差。有效地解决方法之一就是将材料直接生长在导电基底上。本文以CuO和Cu2O为研究对象,采用微乳液法直接在铜基底上成功地制备出多种形貌的铜氧化物(CuO、Cu2O)薄膜,分别将其直接作为锂
近些年来广泛研究的新能源储能器件主要有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本文以咪唑类离子液体为溶剂和潜在的结构导向剂,分别研究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MnSiO4的离子热合成法制备,超级电容器材料聚苯胺(PANI)在离子液体体系下化学聚合。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孔径分布(BET)、恒电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等。考察了离子液体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