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8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授权美国贸易代表按照《1974年贸易法》的“一般301条款”对中国发起“301调查”,于2018年3月发布调查报告并对中国采取了制裁措施,引发中美贸易争端。两国互相实施制裁和反制裁,并提起WTO诉讼,同时展开了多达十二轮磋商,但贸易争端仍不断升级呈全面爆发态势。在此背景下,加强对美国贸易法“301条款”(以下简称“301条款”)的研究,理解“301条款”的内容、性质以及其与WTO规则的关系,剖析美国本次“301调查”的主要结论,从而制定符合我国外贸环境的应对策略,有利于规避贸易障碍、化解本次贸易争端、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和外交利益,而且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法制的完善以及国际关系的缓和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从理论和应用两个角度对“301条款”进行了剖析。理论角度,重点围绕“301条款”的内涵和性质,研究其演变过程和基本内容,并将其与WTO规则进行比较,探讨“301条款”在WTO规则外得以存续的原因和法律基础;应用角度,聚焦本次对华“301调查”,分析本次“301调查”的原因,并对指控内容中的法律问题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301调查”的策略。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301条款”的产生与发展。对“301条款”产生的来龙去脉进行梳理,阐明“301条款”概念的来源和内涵,并介绍现行“301条款”的内容和程序,重点对“超级301条款”的最新修改情况进行了研究和总结,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内相关研究缺失的现状。第二部分对“301条款”在WTO规则外适用的基础以及WTO规则对“301条款”的限制进行分析。“301条款”之所以能够在WTO规则外适用,外在原因是WTO规则存在封闭性和局限性的缺陷且WT0专家组未否认“301条款”的合法性,内在原因是“301条款”自身具有较大的宽泛性和模糊性,而且“301条款”在美国国内并不当然服从于WTO规则。但是“301条款”的适用仍受WTO规则限制,其调查事项和制裁措施均受WTO争端解决机构管辖,因此必须遵守WTO争端解决程序。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本次中美贸易争端中“301条款”对中国的应用情况。对本次“301调查”的原因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论证,分析了当前国际技术转让多边规则缺失的现状,在此背景下《301报告》所指控中国强制性技术转让和歧视性技术许可限制两大问题均无客观依据,且中国的技术转让制度并不违背WTO特殊与差别待遇原则。第四部分分析中国应对“301条款”的法律策略。可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层面。在短期层面,中国应及时采取反制、磋商、提交WTO裁决等措施应对争端并寻找相关法律依据予以支撑。在长期层面,中国应重点加强知识产权立法、推动相关双边和多边规则的建立和完善并探索建立贸易救济法律制度,以进一步减少和化解国际贸易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