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角倍是角倍蚜寄生在漆树科盐肤木属植物上所形成的虫瘿,它是五倍子的一种。五倍子因其丰富的单宁含量,广泛应用于医药、化轻工和食品等领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中角倍的分布最广、产量最大,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目前,角倍来源主要依赖自然结倍,部分地区也建立人工培养基地,但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且其加工不分品级,尤其是不同种类的五倍子混合处理,资源浪费现象明显,筛选优良品系,分等级对其有效成分提取利用,成为目前五倍子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形成角倍的虫源为角倍蚜,属于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蚜总科Aphidoidea蚜科Aphididae五节根蚜族Fordini倍蚜属Schlechtendalia,对角倍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角倍优良品系的筛选首先是筛选出优良的角倍蚜品系,从而提高角倍质量和产量。本研究以mtDNA COI(细胞色素氧化酶I)和Cytb(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为分子标记,通过对角倍蚜样本20个种群435个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遗传结构和单倍型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结合倍子单宁含量,筛选角倍虫源的优良品系。通过本实验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共获得角倍蚜mtDNA两个蛋白质编码基因Cytb和COI的DNA序列,其基因联合序列长度为1,167bp,其中Cytb基因474bp,变异位点V(Variable sites)15个(占3.16%);COI基因693bp,变异位点17个(占2.46%);联合基因中含保守位点1,135个(占97.26%),变异位点32个(占2.74%)。两个基因的密码子的第一、二位点比较保守,变异主要发生在第三位点。mtDNA基因的A+T含量(76.3%)明显高于G+C含量(23.7%),碱基转换明显高于颠换,且第三位点的转换/颠换比高于第一第二位点。(2)角倍蚜20个种群435个样本共包含43个单倍型,其中Hap5为主要单倍型,包含了17个种群112个样本,分布最广,且为原始单倍型。说明该单倍型能够在角倍蚜分布区域的大部分地区生长、繁殖并且结倍,是角倍虫源中的优势单倍型。(3)遗传多样性指数显示,丹寨与五峰种群最高,峨眉种群最低。分组后发现,组内的遗传多样性范围较小,单倍型多样性(Hd)和总核苷酸多样性(π)均为五组的指数最高,一组的指数最低。从角倍蚜对环境的适应性角度讲,丹寨和五峰种群的角倍蚜可作为优良品系人为的引入其他的区域进行繁殖。(4) AMOVA分析结果显示,角倍蚜种群内的变异高于种群间变异(FST值,P<0.05),表明角倍蚜各种群间基因交流贫乏;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说明地理距离包括山川或河流等影响了角倍蚜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筛选优良品系进行人为的引种培养可以促进其广泛的基因交流和倍子品质的提高。(5)基于单倍型构建的分子聚类关系(MP和NJ树)、TCS网络结构图以及Tajima’s D值显示,角倍蚜单倍型大部分以种群优先的关系聚在一簇,湖北和贵州地区是角倍蚜种群的起源中心,为祖先类群,是核心种质资源,优先重点保护的种群。(6)通过共享单倍型、遗传多样性指数以及单宁含量等多项指标综合分析,表明五峰地区的角倍虫源为优良品系,广泛收集倍种,引种到其他地区培养试验,进一步稳定优良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