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高等教育管理职能的历史考察——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as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的顺利发展需要正确的政策支持、充足的财政支持以及稳定的社会环境等,这一切都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管理和监督,可以说政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指令手段,政府管理角色模糊、严格控制高校的具体内部事务管理,政府过多的表现为管制型、全能型政府。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传统的政府职能已明显不能适应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变化的需要。而且,受国外各种现代的管理理念的影响,我国政府也应适时积极转变高等教育管理职能。在转变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还需要逐步加以认清,运用新制度主义的相关理念,解释问题出现的症结所在,能让我们更好的理清思路,完善政府的高等教育管理职能。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方式中的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拟在宏观上理清我国政府高等教育管理职能演进历史的基础上,依据新制度主义理论,分析这些演进的制度因素,揭示我国政府高等教育管理职能演进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而提出我国政府高等教育管理职能的未来走向。 本文首先介绍选题提出的背景和依据,对已有的研究资料进行简要述评,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对政府高等教育管理职能的演进历史进行梳理,并分阶段概括其所具有的特征。再次,从新制度主义的角度,分析政府高等教育管理职能演进的内在逻辑与发展方向。然后,介绍了我国政府高等教育管理职能的现状及问题,并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阐述其间存在的焦点问题。最后,在总结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高等教育管理职能特征及对我国政府改革高等教育管理职能的启示的基础上,对我国政府高等教育管理职能的未来走向进行理论分析。
其他文献
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自身的发展使得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师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即研究者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普遍认同的观念。重返现实
中国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自古就很重视对道德的探求。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无不重视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评价,致力于造就高尚的道德人格。早在西周时期,周公就已经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