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汉初年,北方匈奴不断入侵汉朝边境,严重威胁了汉朝的边疆安全,西汉被迫采取和亲政策以换取短暂的安宁。经过“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强盛,为保障国家西北边疆安全,西汉积极经营西域,重视西域的战略位置,并在丝绸之路沿线设置烽燧、戍堡等军事设施,同时在西域实行屯垦戍边策略。东汉虽然与西域关系历经“三绝三通”,但延续了西汉屯垦戍边的策略,提高了西域地区的生产力,促进了西域经济的发展,西域屯田与边疆稳定的关系也更为凸显。两汉在经略西域的过程中创立了较多范本为后世所传承,如重视西域的战略价值,注重对南疆的治理,在西域实施屯垦戍边策略等,其影响深远并成为历代政权效仿的典范。唐代在西域设安西和北庭两大都护府,分管天山以南和以北地区,在军事和行政上保障了对西域的有效治理。同时,唐代在西域发展屯垦戍边,先后形成了东部屯田区、安西四镇屯田区以及其他一些屯田区,保障了西域的稳定,实现了对西域的经略。清代统一新疆后,采取“重北轻南”的经营方略,禁止民众移民南疆屯田。清朝中后期,南疆地区多次发生动乱,其后果直接影响了整个新疆地区的稳定。为保障新疆的稳定,促进新疆的发展,清代转而采取“南北兼顾”的发展方针,并在南疆地区实施屯垦戍边,实现了新疆的稳定。西汉对西域的经略奠定了中原王朝在东亚的核心地位,而今新疆作为国家能源的聚集区,丝绸之路的枢纽,战略地位尤为重要,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一带一路,新疆有必要从汉代西域经略中吸取经验,充分发挥其现代价值,保障国家西北边疆的安全。新时期,新疆要认真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不断丰富屯垦戍边的内容,加大应对社会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保障新疆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使兵团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新疆要不断加强对南疆地区的建设,建设一批新型的兵团城镇,使南疆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重镇,实现南疆及整个新疆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