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据意识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认知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通过证据意识的培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证据意识培养具有过程性,对其研究要贯穿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我们应大力开展基于学生证据意识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促使物理教学的全过程成为一个证据意识培养的全过程。由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研究证据意识以及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是非常有价值、且更有意义的。本研究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首先,在查阅证据意识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对证据意识的内涵、结构表征及高中物理教学中证据意识的特点进行了理性审视。其次,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发现学习理论为依托,提出高中物理教学中证据意识培养路径。同时,依据证据意识培养路径进行教学设计。并将此教学设计应用于教学实践,并在实践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从证据意识培养结构的四个维度方面分析学生证据意识水平。最后,通过数据分析,比较对照班与实验班学生证据意识水平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而,对于证据意识培养路径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证据意识培养教学建议。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以此,着力构建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证据意识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实践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培养路径对培养学生证据意识具有积极效果,证据意识培养路径切实可行。学生证据意识水平较之前都有明显提升。主要表现在:1.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表现出强烈的质疑。2.学生能对探究中产生的质疑有针对性的提出猜想与假设。3.学生面对猜想与假设能够积极求证。4.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对反思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当然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本研究的不足和遗憾:教学设计的数量不足;样本代表性有限;实践周期短。但为了让证据意识培养路径更好的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最后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