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了解中山市适龄妇女宫颈癌前病变情况以及相关因素;2、探索出适合我市宫颈癌前病变规范化管理模式;3、对本管理模式进行评估。研究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1年-2015年3月中山市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中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发病相关因素;2、检查方法:常规妇检+液基细胞学检查,阳性者,进一步HPV及阴道镜检查,必要时活检。3、信息化管理:用中山市妇幼信息化系统平台进行病历录入,建立CIN人群数据库。对患者随访结果、治疗和预后进行追踪,统计随访率。4、专人管理:成立宫颈病变中心,设立专职护士及医师进行管理。5、通过健康教育方法提高患者随访率5.1问卷调查。现场进行干预前、干预后调查。5.2预约患者。由专科护士提前半个月电话通知患者参加健康讲座。5.3授课方式。由中山市博爱医院指定一名宫颈病变中心的副主任医师授课。研究结果:1、中山市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发病情况1.1宫颈癌前病变在各年龄组的发病情况2011年普查总人数44936例,确诊宫颈癌前病变258例,发病率57.425‰。各年龄段宫颈癌前病变发病率,45~岁组(发病率66.53‰)、30~(70.55‰)、40~(71.95‰)、35~(79.28‰)等年龄组发病率较高,发病率低的年龄组有<25~岁组(0)、25~(46.09‰)、55~(25.07‰)、50~(13.27‰),通过两两卡方检验,发现发病率低的年龄组与高的年龄组之间,P<0.05,有统计学意义。1.2不同居住地的妇女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病情况城市妇女的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病率为52.61‰,农村妇女为59.20‰城市与农村妇女发病率经卡方检验,卡方=0.687,p=0.440>0.05。1.3宫颈癌前病变妇女在各种文化程度的发病情况不同文化程度宫颈癌前病变发病率,发病率较高的组有大学(专)组(85.49)、高中组(60.64‰)、初中组(64.04‰),发病率低的年龄组小学组(41.96‰)及文盲组(10.79‰),发病率高的组与发病率低的组通过x 2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1.4.1不同职业妇女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病率发病率最高的组为自由职业组(81.87‰),与发病率最低的两个组家庭妇女组(48.71‰)及工人组(49.45‰)经卡方检验,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个体组64.82‰、服务员组67.84‰、公司职员组68.71‰、公务员或教师组73.89‰经卡方两两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1.5.1宫颈癌前病变在不同家庭人均收入妇女间的发病率<=250元组132.74‰、250-500 元组 64.62‰、500-1250 元组 72.01‰、>1250 元组54.48‰。不同职业宫颈癌前病变发病率,各组之间两两经卡方检验,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管理模式:2.1通过信息化平台建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数据库2011年至2015年3月宫颈病变中心建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电子档案1021份。2.2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2.2.1宫颈癌前病变CIN患者健康教育讲座到会率电话通知了 341人,最终到会105人,到会率30.79%。2.2.2宫颈癌健康知识来源途径患者宫颈癌健康知识来源途径主要为社区健康教育,75人(71.43%)。2.2.3干预(健康教育)后CIN患者相关知识水平大幅度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管理模式的评估:干预后3个月随访率80人(76.19%),较干预前半年20人(19.05%)随访率明显提高,干预后半年随访率25人(23.81%)较干预后3个月80人(76.19%)明显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中山市适龄妇女宫颈癌前病变管理模式为信息化平台结合健康教育的管理模式1)由专职医护人员建立电子档案,利用中山市妇幼信息系统进行管理。2)每半年由当地妇联组织专家下社区进行健康讲座,随访时间每半年一次,一共2年,正常者每年随访一次。3)随访内容TCT液基细胞学检查及HPV检测,必要时阴道镜下活检。2、通过对中山市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进行系统管理,CIN患者随访率由实施前的19.05%上升至76.19%。信息化平台结合健康教育的管理模式切实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随访率。3、宫颈疾病防治的重点对象应是年龄为30-50岁,文化程度为大学(专)、高中、初中,职业为自由职业的妇女。4、宫颈疾病城区防治工作的重点对象为30~50岁之间的妇女,农村防治工作的重点对象为35~50岁之间的妇女。5、电子档案利于信息共享,保证信息资料完整性、全面性、及时性。提高随诊率,提高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