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流域调水工程生态补偿研究——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为例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er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缓解水危机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必不可少的有效措施。但跨流域调水工程改变了区域水情,在其运用和管理过程中会打破区域原有的生态平衡,对调水区的社会、生态及经济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从而加重了调水区与受水区之间的矛盾。为了保证受水区取得充足、清洁的水资源,调水区必须加大保护生态项目的投资,且一定程度上限制当地区域的经济发展,因此,调水区承受着巨大的外部成本,降低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手段,可以促进调水工程的良好运行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社会公平,促使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本文首先在阐述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生态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角度分析了生态补偿的内涵,并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和我国的国情,从理论经济学的角度给出跨流域调水工程中生态补偿的定义;其次,将跨流域调水工程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归纳总结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公共产品理论、产权理论、外部性理论、生态资本理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各个基础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梳理跨流域调水工程生态补偿的基本思路;再次,对跨流域调水工程生态补偿的相关利益方进行博弈策略分析,明确了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客体,分析了满足稳定策略需要的条件;最后,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为例,宏观上,应用博弈模型分析调水区和受水区的博弈利益关系;微观上,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排污权两个角度构建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模型,对其生态补偿额度进行测算,两种计算模型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南水北调工程是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典型代表,将其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既有很强的实际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海洋高等沉水植物大叶藻为研究对象,对它的显微及超微结构和组织培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得到如下结果。 1.大叶藻的形态学观察结果: (1)石蜡切片解剖学观察显示,大叶
土壤水分入渗是指在灌溉或者降雨的条件下,水分经过地表渗入土壤并储存在土壤中,形成土壤水的过程,土壤水分入渗的过程实质上是将地表水转化成土壤水供植物根系吸收利用的过
重力坝作为我国水利枢纽建设的主要坝型之一,其坝基的抗滑稳定安全性一直是工程设计最关键和最受关注的问题。实际工程中坝址具有良好地质条件的情况较少,大多数重力坝都会遇到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在安哥拉南部威拉高原,地层浅层普遍分布有一层花岗岩残积土,该层土具有遇水软化和湿陷的不良工程特性。工程建设前,需对该特殊土进行一定的处理,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在
会议
  在相同的压实度控制标准下,对比分析了采用强夯法和冲击碾压法对黄土填方地基进行处理的压实效果。通过现场取样和室内试验测得两种压实工艺处理后回填黄土的压实特性,获得
会议
  昆明湖相沉积软土作为一种特殊土类,具有含水率高、重度低、空隙比大、压缩性强、强度低、固结慢及物理力学性质差等特点,常规的处理方法效果不明显。根据昆明湖相沉积软土
无砂混凝土板渗流取水作为一种取水技术,它是由河道引水结合地下水开发而提出的,运用该技术取水可以满足一定的水量需求,而且对水源能起到一定程度的过滤效果。在实际工程中,
  渗透性是土的重要工程属性,在黄土地区特别是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上覆土层的渗透性影响到下层土的水稳性、承载力以及湿陷可能性,研究黄土挤密处理后地基不同方向的渗透性
会议
  宝钢滩涂圈围区域道路及桥梁工程5标建设中,考虑到新近吹填土及下伏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差,采用了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加固地基。通过对表层沉降、孔隙水压力等监测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