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实验证明,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SM)在描述粒子相互作用时是非常成功的。希格斯(Higgs)是SM的基本粒子之一,2012年7月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发现了与SM预言的Higgs性质基本一致的粒子。目前人们普遍认为该粒子就是与电弱对称性破缺有关的SM Higgs粒子。从此粒子物理进入了对Higgs性质进行更进一步的精确测量与研究的新时代。 中微子振荡实验证明中微子是有质量的粒子,并且不同昧之间可以混合,这意味着轻子味是不守恒的,以及轻子味破坏(LFV)过程是可能存在的。然而,在SM中,这些过程是被GIM机制强烈压低的,它们在现有(或计划中)的实验上观测不到。因此,LFV过程为探索超出SM的新物理(NP)提供一个非常有趣的场所,任何LFV过程的信号都将清晰的证明NP的存在。这一事实给了我们强烈的动机来探索LFV过程的信号。 本文考虑到对LFV耦合Heiej的低能限制,以及CMS合作组对LFV衰变H→μ(Τ)的探测结果,我们研究了在国际直线对撞机(ILC)和大型强子-电子对撞机(LHeC)上通过eγ对撞SM Higgs与轻子(Τ)的联合产生过程,计算了该过程的产生截面,LFV过程的信号和有关的SM背景得到了检验。计算结果表明,在未来的ILC实验上通过eγ对撞可以观测到SM Higgs LFV过程的信号,而在LHeC上想要探测到该过程的信号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