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企信用关系综合评价研究——以银行为例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wwld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开始建立并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信用经济,而银行和企业的关系在经济关系中占居主要地位。长期以来,受旧的经济体制的影响,在经济转型时期,中国的银企关系受到了扭曲。而良好的银企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高效、合理运转的润滑剂和有力的保障。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银企信用关系综合评价体系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本文从银企信用关系存在的客观基础出发,考察了我国银企信用关系发展的历史、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银企信用关系扭曲的危害、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通过对发达国家银企信用关系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银企信用关系的发展目标。尤其在微观方面,以银行为例,针对以前对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中存在的在确定指标和权重中人为因素太大、忽视某些特定因素的影响,缺乏行业内同类企业的可比性、评级结果的时间滞后性等问题,提出了一套科学、全面、合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针对贷款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和权重,并计算贷款企业在本行业中的财务能力排名,更好地确定其在本行业的地位;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从而测试贷款企业未来的还款能力;另外,从贷款企业的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和借款人还款意愿等方面对贷款企业的非财务因素进行分析;基于对企业以上的财务指标、现金流量、非财务指标等的研究,提出了综合评价贷款企业信贷能力的打分方法。最后,运用一个具体案例演示了本方法的具体运用。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微观个体流动数据和宏观农村劳动力流动数据为基础数据源,结合劳动力流动理论、制度资本理论与产业转移理论,采用实证与理论、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
本文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从国际货币体系汇率制度和东亚经济本身两个角度阐述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背景,随后回顾了东亚货币合作的历史和现状,阐述了东亚建立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