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因素与家庭投资组合决策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金融领域主要研究家庭个体层面的资产参与行为和资产配置行为,例如研究家庭收入、财富、教育程度、健康水平以及是否拥有住房等个体特征对其投资组合决策的影响,试图解释股票市场的“有限参与之谜”。同时,背景风险(即不可用资产组合对冲的风险)的引入使得该领域更加完善。  但多数研究并未深入研究区域层面经济因素对家庭个体层面投资决策的影响。值得研究的是,家庭个体往往暴露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因此区域层面经济因素的不同理应也对家庭个体投资组合决策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区域层面的经济因素对家庭个体层面风险资产参与的影响,试图充实家庭金融研究在纳入宏观层面变量考量的空白。基于以往针对家庭个体层面的研究,本文引入区域经济层面的影响因素,比如该区域经济水平、整体人类发展水平及贫富差距等,继续探究这些因素之于家庭投资决策的影响。  在研究方法上,由于本文同时研究两个不同层面(个体层面和家庭层面)的变量,因此本文选取更为适宜该问题的分层广义线性模型(HGLM)进行分析。本文通过上述实证模型验证了区域层面经济因素对家庭个体投资组合决策的影响,主要结论为:处于综合发展程度更低地区的家庭,进行股票投资的倾向越高;处于贫富差距更大地区的家庭,进行股票投资的倾向越高。这两个主要结论也得到了以往文献的支持。  本文继续探究了上述结论的影响机制,将投资者主观感知引入这一过程,试图探究幸福感和风险偏好在其中的作用。发现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贫富差距更大地区的家庭,主观幸福感反而更高,符合“Easterlin”悖论中的现象,但整体显著性不足,加之幸福感对家庭风险资产的作用亦不明显,本文认为幸福感作为区域经济因素向家庭风险投资行为的传导作用较弱。但是处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富差距更大地区的家庭,主观风险偏好更大,且风险偏好更大直接导致风险资产投资倾向升高,因此本文认为家庭风险偏好是区域经济水平及贫富差距向家庭风险资产投资行为影响的传导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资产价格的波动日益频繁,在物价和实体经济运行都属平稳的情况下,金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不仅会削弱金融市场本身的融资功能,同时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