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现代文明以一种摧枯拉朽式的速度取得每个令人惊叹的技术突破时,人类为之雀跃,然而,沉寂之后,因“现代性”而逐渐走入人类视线的却是迷茫,是关系整个自然的生态问题。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国家建设层面予以重视,这是责任,也是创新,凸显了中国的担当。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其影响跨越千年、纵横东亚,渗入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面对新环境,儒家思想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再次起航,将以文化之根的姿态加入生态文明建设之中,继续发挥儒门之光。文明伊始,先民将一个个小场景注入到甲骨文字之中,可以看出先民对自然的寄托,到了春秋战国,先民逐渐意识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生态学认识,时律认识也灌注着先民“待时而动”、“不违农时”、“毋或失时”的教诲,山土认识上,儒家认为“土爰稼穑”、“百谷草木丽乎土”、“为人下者,其犹土也”认为土有如此的功用、德行,对土地的管护溢于言表。农耕文明下凝结的“三才”思想,也认为“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这些无疑对整个人居环境、自然生态都是一种精深认识。伦理道德方面,儒家不单赋予“礼”规范人伦、等级秩序,可以说在协调人与自然上,这种“上下习熟,家至户晓”的礼制也有颇多规定,言“天地者为礼之本也,”、“郊之祭也,大报本返始也”,还做出一些具体的律令指示,于此同时,儒家“仁”、“和”、“孝”渗透其中,以“中和”的方法论指导民众的生产活动和人伦秩序,而最后的追求,儒家则诉诸于“天人合一”,她寄予的人要“尽性”,要“诚”,要承载天地之气,要“参天”而“化育万物”,最后达到人人和谐、天人和谐。在具体的实践层面,儒家礼制要求置“山虞”、“林衡”、“川衡”、“泽虞”等生态职官,颁布律令,管护山林、物产,要“禁伐有时”、“网开三面”等等,这同儒家伦理认识是相辅相成的。不管是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上,还是基于礼制的一些生态实践行为,都凝结着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这些智慧不论是道德启示、还是行为规范上,对我们今天人与自然语境下的生态问题无疑具有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