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城镇与农村居民收人水平的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多、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能力的增强,以及乡村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条件日益完善和社会各界参与程度的加深,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构成在我国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乡村旅游事关我国广大乡村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快速发展,历来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同时是旅游地理等相关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与热点问题,虽然在概念、类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在发展机制与模式方面还有所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完善,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也大打折扣。因此,本文对于咸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机制与模式的研究具有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上可以丰富旅游地理科学研究的理论体系,完善与深化乡村旅游研究的内容,探讨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乡村旅游的新途径;实践上能够归纳总结乡村旅游发展的成败得失,探索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中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与模式,为乡村旅游创新发展提供学术支撑,意义重大。咸阳市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毗邻西北最大城市西安,区位条件良好,城乡居民旅游需求旺盛,消费市场广阔,政府历来重视与支持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社会各界开发建设热情高涨。有鉴于此,本文选取陕西省咸阳市为研究区域,以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学、旅游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据实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特点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证案例分析探寻了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及其发展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提出咸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咸阳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依据其特点和规模可分为1980s末—1999年的自主发展萌芽阶段、1999—2007年的政府主导探索阶段和2007年至今的市场驱动阶段。(2)咸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特征在规模上表现为增长速度快、不断扩大;在产业地位上不断提升、推动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在类型上多样化发展;在空间上呈现一环多点式的地域格局。(3)目前咸阳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对乡村旅游认识不足、整体规划控制不到位、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程度低、开发建设资金匮乏的问题。(4)建立了资源因素、市场因素、区位因素、政策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机制。咸阳市乡村旅游不同阶段的发展机制不同,社会经济因素主导萌芽阶段咸阳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政策因素驱动探索时期咸阳市乡村旅游的方向;市场因素是起飞阶段影响咸阳市乡村旅游的核心因素。在不同乡村旅游地,各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也存在差异。(5)构建了咸阳市乡村旅游“主体(M)—产品(P)—乡村(R)”MPR发展模式体系;提出“农户+农户”模式、基层组织主导模式、“公司+农户”、“政府+公司+协会+旅行社”、股份制模式五种主体组合模式以及“公司+村委会+农户”衍生模式;依据资源依托与市场需求提出休闲度假、文化艺术、科学教育、公园休闲、农业生产五类乡村旅游产品类型,主题文化民宿、乡村度假酒店、乡村博物馆、教育农场(园)、农业公园、租赁农场六种产品模式。本文对各主体组合模式与产品模式都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其特点与适用条件,咸阳市各乡村可对比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或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6)为保障咸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顺利实施提出加强政府调控与扶植、提高农村基层组织作用水平、保护农民各项权益、科学评估资产价值、升级乡村旅游发展观念、突出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六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