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胶体与界面化学为基础,利用两亲分子在合成与组装纳/微米结构材料中巧妙的调控作用,原位合成得到了多种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微米结构及其组装体,并探讨了这些材料特有的光学性能。在金属纳/微米材料方面,利用表面活性剂SDS在溶液中形成的软模板,通过一步液相合成路线合成得到了多种中空的Cu纳/微米结构(纳米管、由中空的纳米粒子组装而成的微球、中空微球)。利用金属间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在接近室温的条件下,在不同的金属基片上合成得到了Ag的树枝状纳米结构。在金属氧化物纳/微米材料方面,重点开展了在金属箔片上原位合成并组装CuO与ZnO纳/微米结构的相关工作:在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的辅助下,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处理过程,在金属铜箔上原位合成了具有不同维度的CuO纳米结构及其超级组装结构;首次尝试了一种通过无机阴离子调控的液相路线,在金属铜箔上原位合成了由CuO纳米线和纳米片组装而成的蜂窝状和花状的CuO纳米组装结构;在乙二胺水溶液中直接氧化金属锌箔,得到了大规模高度有序的ZnO微米棒/微米管的阵列结构,并发现产物具有很好的发光性能。该方法的突出优点在于,如果向反应体系中引入表面活性剂,就可以很容易地将产物由棒状结构调控为管状结构;在NaOH碱性溶液中,通过水热处理过程,在金属锌箔上原位合成了具有规则的六角棱柱形貌的ZnO纳米棒,并探讨了多种反应条件对于产物形貌的影响。在对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合成方面,也开展了通过低温液相路线,在溶液中合成CuO与Cu2O纳米结构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