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海绵窦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早期、远期眼肌运动神经(第Ⅲ、Ⅳ、Ⅵ对颅神经)功能的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材料与方法采用电话及让患者来诊方式对1993年8月至2006年9月间收入颅底脑干病房并且手术治疗的164例海绵窦区肿瘤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眼肌功能、影像学检查结果及肿瘤是否复发等。资料整理采用统一的调查量表,并用Epidata3.02数据库软件建立患者资料数据库。对患者的性别、年龄、首发症状、术前颅神经功能情况、肿瘤影像学分级、既往手术、放疗、肿瘤大小、基础疾病、手术入路、肿瘤性状、肿瘤切除程度、是否原发海绵窦、神经损伤程度、病理类型、复发、并发症、术前术后、随访时的眼肌功能分级、KPS评分等进行分析总结。数据处理采用SPSS for windows ver.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1例获得随访,随访率79.88%,其中男性41例(31.3%),女性90例(68.7%),男女比例为1:2.20。年龄最小13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44.05±1.0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601个月,平均55.02±7.16个月。肿瘤体积平均41.20±3.09ml。得到随访的患者中,既往手术过20例,既往放疗的有7例,既往手术加放疗者11例。术前首发症状为局部神经功能障碍者46例(35.1%),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高症状者85例(64.9%)。脑膜瘤62例(47.3%),神经鞘瘤19例(14.5%),海绵状血管瘤26例(19.8%),其他24例(18.3%)。随访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157个月。术后放疗者18例,随访期内有5例死亡, 5例复发,其中3例再次手术。眼肌运动神经功能保留率为87.6%。结论(1)肿瘤病理类型、部位、大小、粘连程度、既往手术、放疗、病程与术后早期、远期眼肌运动神经功能及肿瘤切除率密切相关。(2)首发症状、术前眼肌运动神经功能状态与术后早期、远期眼肌运动神经功能密切相关。以局部颅神经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者术后眼肌运动神经功能较差。(3)原发海绵窦肿瘤与非原发海绵窦肿瘤相比,肿瘤切除率及术后眼肌运动神经功能分级有显著性差异。(4)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对肿瘤切除率及术后眼肌运动神经功能分级无影响。(5)硬膜外、硬膜下或硬膜内外联合入路对术后神经功能分级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6)手术后眼肌运动神经功能障碍,2-6个月期间恢复最为明显,术后1年仍有少数能有所好转,2年后神经功能状态基本稳定。(7)出院时KPS评分较术前有所下降,术后6个月时与术前水平持平,6-12个月期间升高最快,2年后功能水平基本稳定。(8)Biglan眼肌功能分级比KPS评分更能反映出海绵窦区肿瘤患者神经功能的状态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