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不断加大对于研发创新能力的投入,加快研发资源的流动,并在全球范围优化配置研发资源,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对接发达国家(地区)高新技术,利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吸收获取高新技术,进而提升自身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实施正确合理的投资策略,投资活动才有可能长期健康活跃地发展,企业才能从投资活动中获得技术溢出,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本文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研究北京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策略选择:第一,进入模式选择。文章首先比较不同进入模式实现技术获取的途径及效益,理论分析影响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的东道国和企业因素,然后以北京企业投资实例为样本,运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企业技术差距大,进入模式选择顺序依次为独资新建、并购和合资新建;如果企业规模大、企业研发能力强、东道国政策管制严格、国家风险大,选择顺序则都依次为并购、合资新建和独资新建;而当企业国际化经验丰富、两国文化距离大时,则进入模式选择顺序为独资新建、合资新建和并购。第二,区位选择。在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模型基本框架,构建北京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区位优势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对北京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投资区位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技术因素是最显著的东道国区位优势影响因素,其次是制度因素和经济因素,而文化因素的影响最小。同时根据模型得到各东道国区位优势值,美国的优势最明显;其次是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亚洲发达国家;最后是欧洲发达国家。第三,产业选择。首先分析北京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发展现状,然后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对北京13个具体行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产业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从2003-2011年13个行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平均作用率为2.2%,其中技术效应(来源于先进管理理念、经验)作用为0.8%,技术进步(来源于获取的先进技术本身)作用为1.5%,可见技术进步是促进产业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