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国和欧盟三地汽车加速度与油耗的权衡分析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d04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消费者来说,汽车的加速度和汽车油耗是购买汽车时考虑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变量。因为高加速度往往伴随着高油耗,所以消费者在选择购买汽车时,会对汽车加速度和汽车油耗之间做权衡分析,从而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本文主要是从宏观层面来对中国、美国和欧盟三个地区的消费者对于汽车加速度与汽车油耗之间的权衡进行分析。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中国、美国和欧盟三地样本汽车的油耗进行统一换算,希望能将三个地区不同的油耗测试周期统一化,进而为之后的实证分析打下基础;第二部分主要是使用回归的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对汽车油耗产生显著影响的变量,并且将每个变量对汽车油耗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该部分还将重点将汽车加速度对汽车油耗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第三部分主要是基于第二部分得到的结论上,分析中国、美国和欧盟三地消费者对汽车加速度的偏好的不同以及消费者对加速度的偏好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计算出不同地区之间以及不同时期之间消费者对加速度偏好的差异,并定量化出这两种变化所导致的汽车油耗的差异。最后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地区的消费者对加速度的偏好最高,且该地区消费者在2007-2012年内对加速度的偏好的增长幅度最大,不管是从地区差异还是时间变化上,其因为加速度而多消耗的汽油远远高于中国和欧盟地区;中国地区消费者对加速度的偏好最低,但是在2007-2012年对加速度的偏好的增长幅度较大;而欧盟地区消费者对汽车加速度的偏好高于中国地区的消费者,但是小于美国地区的消费者。最后文章认为,中国、美国和欧盟应该制定不一样的汽车节能减排政策。
其他文献
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战略性产业,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现代化的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内学者对装备制造业竞争
2007年至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提出了或有资本监管要求,用于提高商业银行危机时期补充资本的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或有资本的提出背景、基本内涵及现有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外经济与贸易获得腾飞式发展。继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2013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在进出口贸易取得连连硕果的同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