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氯酚类芳香化合物普遍具有毒性大、生物降解困难、在环境中滞留时间长等特点,被美国环境保护局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氯酚类废水的处理一般都是在水溶液或有机溶液中进行,而有机溶剂的使用会造成更大的环境污染。离子液体因具有低蒸汽压、高电导率、宽电化学窗口、对有机物或无机物有更好的溶解性以及“可设计”性等独特的性质而被认为是绿色溶剂,是易挥发有机溶剂(VOC)的有力替代品。本论文在全面综述了国内外处理氯酚类有机废水的方法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选择电化学氧化处理技术为降解手段,以离子液体为电解质溶液兼溶剂作用,以4-氯酚(4-Cp)为模拟污染物,开展电化学处理氯酚技术的基础研究。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用Pt电极为工作电极和对电极,将4-Cp直接加入到离子液体中,再加入适量的氧化剂30%H2O2溶液和Na2S2O8溶液进行电解反应。全面考察了外加电压、4-Cp初始浓度、氧化剂添加量以及温度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外加电压,降低4-Cp的初始浓度有利于提高降解速度。当T=20℃,E=3.0V,C=2mmol/L,添加8μL的30%H2O2溶液时降解率最大可达36.7%;而当T=20℃,E=3.0V,C=4mmol/L,添加5μL的Na2S2O8溶液时降解率最大可达40.5%,若其它条件不变,改加入8μL的Na2S2O8溶液降解率反而变减小。(2)选用Pt丝为参比电极,与Pt片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线性扫描法(LSV)对4-Cp在Pt电极上的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Cp在Pt电极上反应前均发生了电氧化聚合反应,而且在添加30%的H2O2溶液中4-Cp的循环伏安曲线同时出现氧化峰和还原峰,这与水溶液中4-Cp的循环伏安曲线上只有氧化峰不同;而添加Na2S2O8溶液中的4-Cp的循环伏安曲线随着扫描速度的不同而氧化还原峰的个数不同。